您的位置:首頁

癌症喜歡哪種“口味”

肥甘厚膩太過

中醫的肥甘厚膩之品, 屬於甜味、油膩性食物。 從臨床研究來看, 甘味食物即澱粉類、糖類食物, 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

能促發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腫瘤屬於積證的範疇, 《內經》認為, 積證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滯, 而肥厚飲食, 容易助濕生痰, 無疑會加重這些病理產物的凝聚。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 經常吃高脂肪飲食可促使肝臟分泌更多的膽汁, 進入腸道後, 膽汁中的初級膽汁酸在腸道厭氧細菌的作用下轉變成去氧膽酸及石膽酸, 而這兩種物質均是促癌劑, 可以使腸道黏膜癌變。 同時, 脂肪還能為多種腫瘤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鹹味太過

除了食鹽, 鹹味食物還包括鹹菜、鹹魚、鹹肉以及其他醃制食品等。 根據相關研究顯示, 常食醃制食品者食管癌發病的危險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79倍。 嗜食鹹味食物最容易導致的癌症是胃癌。 嗜食鹹魚的日本漁民, 胃癌、食道癌的發生較為普遍。 嗜食鹹魚亦是致鼻咽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發現, 沿海居民患鼻咽癌較多, 原因與他們愛吃鹹魚有關。 我國普查資料證明,

在胃癌高發區, 人均每天攝人食鹽50克;而胃癌低發區, 人均食鹽攝入量僅為6克左右。

實際上, 鹽本身並不致癌, 引起癌變的原因是高濃度的鹽溶液易破壞胃黏膜保護層, 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 在這種情況下, 一旦遭到致癌物質的入侵, 就會產促使胃黏膜細胞局部癌變。 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 只是不可過量食用。 一般認為, 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

口味過重帶來幾十種病

“重口味、輕營養”的飲食方式, 除了會增加患癌風險, 也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陷入生活方式病:熱量過剩、營養不足。 國際肥胖病大會宣佈, 現在世界上胖死的人比餓死的人多, 其中包括中國。 專家表示, 口味的改變, 可以給身體帶來幾十種疾病。 吃鹽過度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慢性腎病等;吃得油膩會導致脂肪肝、癌症等;吃得太甜會帶來齲齒、糖尿病;吃得過辣會導致潰瘍、胃食管反流……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高炳義還表示, 一般廚師做菜“逢辣必咸”, 為了中和乾巴巴的辣味, 需要增加用鹽量,

給身體帶來雙重危害。 不僅如此, 口味過重帶來的健康問題, 還可能影響妊娠期、哺乳期的母親和胎兒, 把一些疾病傳給下一代;更有研究顯示, 人的口味也是會“遺傳的”, 父母口味過重, 孩子也不能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