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立秋:暑熱薰蒸將褪去,今日“咬秋”有講究

一葉梧桐一報秋, 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 更有寒蟬唱不休。

小暑

2017年8月7日 農曆 閏六月十六

立秋一過, 酷暑漸消, 氣候逐漸轉涼。

經過夏天的酷熱和大汗淋漓, 身體常常損耗太多, 導致營養和水分都不足。

進入秋季後, 容易出現秋燥, 所以身體急需回復。 這個時候做好養生大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尋味好時節

立秋後, 飲食要清淡少辛辣, 還宜平肝潤肺。

▼魚·肉

豬肉

老北京有立秋吃肉的習俗, 也叫“貼秋膘”。 進入立秋後, 天氣開始轉涼, “苦夏”的情況開始好轉, 因而要在立秋時吃豬肉來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

但要注意的是, 此時人的腸胃功能仍然較弱, 食肉要適量。

好味產地:四川洪雅、吉林長白山

帶魚

秋季伊始, 天氣乾燥。 帶魚可以補五臟、祛風、殺蟲, 常吃帶魚還可以滋潤肌膚, 保持皮膚的濕潤與彈性, 對皮膚乾燥者尤為適宜。

好味產地:浙江嵊山、浙江舟山

▼水果

秋梨

立秋, 正是梨子上市的時節。 且秋季氣候乾燥, 梨具有補水、養陰潤肺等功效, 尤其適合咽炎或者嗓子不好的人食用。

好味產地:河北燕山、東北地區

柑橘

立秋到來之際, 是潤燥生津的最佳時期。 柑橘性涼味甘酸, 具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的功效。 在挑選時輕微按壓柑橘底部, 發軟且內凹的柑橘口感更甜。

好味產地:湖南麻陽、湖北宜昌

▼蔬菜

芹菜

季節交替, 早晚溫差大。

這時容易出現內分泌紊亂、睡眠品質下降等問題立秋, 正是梨子上市的時節。 且秋季氣候乾燥, 梨具有補水、養陰潤肺等功效, 尤其適合咽炎或者嗓子不好的人食用。

好味產地:河北遵化、山東濰縣

菠菜

立秋時節, 氣候變得乾燥, 容易導致上火、口腔潰瘍、牙齦發炎等等問題。 菠菜含有豐富的核黃素, 能有效預防口腔潰瘍、唇炎、舌炎和皮炎等。

好味產地:山東

立秋養生

按照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理論, 立秋標誌著陽氣進入收的樂章。 人體養生要跟自然界同步, 起居、運動遵循收斂陽氣的原則。

立秋起居, 收斂神氣

立秋的起居應該早睡早起, 既順應陽氣的收斂, 又能舒展肺氣。

早起時可以在床上放鬆四肢閉目養神一會兒再起床,

並避免臥睡貪冷。 此外, 立秋過後可逐漸增大運動量, 但不適宜高強度的運動, 避免過度出汗。

小心“陰暑”傷人

立秋後有了涼意, 人們會盡情納涼, 但此時還有一個伏天, 在暑熱中毛孔是張開的, 皮膚腠理比較疏鬆, 外界的邪氣容易侵襲身體而中暑。

這種中暑叫做“陰暑”, 和在烈日下或因高溫引發的“陽暑”不同, “陰暑”是過於避熱貪涼引起的, 有身熱頭痛、惡寒、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症狀。

所以, 要避免吹涼風、吃生冷食物。

除濕開胃藿香

這時多吃油膩或者過甜食, 容易濕氣困脾。 喝一碗藿香粥可以祛暑化濕哦~

做法:將藿香放入鍋內, 加水煎5分鐘, 過濾取汁待用;粳米加水熬煮成粥, 加入藿香汁煮沸即可。 這款藥粥具有芳香化濕、健脾開胃的作用。

別夏迎秋:立秋習俗

懸秤稱人

這個習俗是從清代開始的, 在立秋節這天, 懸秤稱人, 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 因為夏天胃口不好, 飲食清淡簡單, 一般人過了夏天體重都會減少一點。

秋天來了, 稱一下體重看自己瘦了多少, 然後“貼秋膘”補償夏天的損失。

秋膘貼什麼?

以我們的飲食來說, 顯然沒有燉肉進補的必要, 而且剛經過炎熱的夏季, 脾胃功能弱, 所以, 立秋吃魚是貼膘餐。 魚的營養豐富, 易於消化, 有助於調理脾胃功能。

啃秋

啃秋, 又稱咬秋, 漢族歲時風俗。 即立秋日吃瓜。 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 稱“咬秋”, 寓意炎炎夏日, 酷熱難熬, 時逢立秋, 將其咬住。

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 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 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 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吃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

每到立秋日, 人人都要吃秋桃, 每人一個, 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 等到除夕, 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 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阿噗有話說 加我微信:uphealth

養心養身不怕“秋老虎”。

文 姚婉婷 Jill Liu

插畫 biiig bear

ID:shishangjiankang22

關注時尚健康公眾號, 秋風徐徐靜身心↓↓

點圖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