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腦出血患者應該怎麼護理?

腦出血是腦部出現病變所引起的, 出現腦出血會對健康影響非常大, 患有腦出血平時要及時注意護理措施, 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運動, 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清淡食物, 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以及蔬菜, 平時不要受到刺激。

常規護理:

①臥床休息, 頭部抬高15-20°; 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動, 翻身時動作要緩慢輕柔, 避免病痛刺激引起血壓變化; 24 小時專人守護, 協助滿足患者的生活需要。

②避免或減少各種不必要的刺激, 保持環境安靜, 消除各種噪音, 光線要柔和, 防止環境因素對患者情緒造成不良刺激; 囑患者親友探視時, 不與患者進行生活、工作等方面不必要的談話, 避免情緒激動。

③及時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和嘔吐物, 防止窒息。

⑤保持大小便通暢: 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飲食, 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便秘者可用開塞露、石蠟油或緩瀉劑; 排尿困難及昏迷者應留置導尿管。

⑥穩定血壓: 穩定血壓是防止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重要措施。 但血壓降的不宜過低, 以防腦組織血流灌注不足。 若血壓過高, 應遵醫囑給藥, 徐緩降壓。

⑦觀察生命體征: 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頭痛、嘔吐等情況, 並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⑧精神緊張、煩躁、頭痛、失眠的患者遵醫囑給予鎮靜劑或鎮痛劑。

⑨心理護理:患者病程長, 易煩躁, 因此護理人員應關心愛護患者,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出心理護理方案,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工作, 耐心安慰患者,使其消除悲觀情緒,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同時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調節, 保持情緒穩定, 避免情緒激動和突然用力。

常見併發症的護理:

①再出血: 是主要的急性併發症, 應重點觀察意識、瞳孔、脈搏、呼吸、血壓、頭痛及患者情緒變化。 一旦發現煩躁不安、瞳孔大小形狀異常、血壓再次升高、心率呼吸減慢、劇烈頭痛、嘔吐等再出血先兆, 應立即就診或報告醫師, 並給予相應的處理。

②腦血管痙攣:腦出血後有腦血管痙攣發生的可能,若患者突然出現或加重意識障礙、頭痛、偏癱、偏盲、失語及感覺障礙等神經功能障礙時, 應警惕腦梗死的發生。

③腦積水。 慢性腦積水主要表現為表情淡漠、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症狀、頭痛伴有步態不穩、尿失禁、腱反射亢進及病理反射陽性等。

一旦發現上述表現, 應首先考慮為腦積水, 及時與專科醫師聯繫, 報告病情變化, 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④肺部感染:是腦出血常見併發症, 多發生在全身情況差、有長期吸煙史的病人。 定時翻身拍背, 促進排痰。

⑤壓瘡、泌尿系感染等:保持體表清潔乾爽, 定時翻身, 注意觀察骶尾部、臀部、足跟等受壓部位皮膚情況。 注意觀察小便色、量, 有無尿頻、尿頻、尿痛或尿液混濁、血尿。

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高齡、臥床病人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早期表現為患肢腫脹、疼痛, 栓子脫落可造成肺栓塞、心肌梗塞、腦梗塞等, 肺栓塞是下肢深靜脈血栓急性期最嚴重的併發症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如出現突然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咯血、發紺 ,甚至休克,應首先考慮肺栓塞發生。

平時注意定時活動患肢關節, 按摩雙下肢,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