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揭秘損害家人健康的生活細節

臥室、車庫、傢俱……你有沒有想到, 家裡各處都有可能潛在著有毒物?據“美國心理中心網”最新報導, 由美國猶他大學微生物學博士邁倫·溫茨和戴夫·溫茨父子合著的《健康家庭:保護家人遠離家中隱藏危險妙招》一書, 詳細闡述了如何遠離有毒物質。 專家全面總結了多個避開有毒物質好習慣, 大家不妨一試。

生活習慣

使用棉質購物袋。 最好選擇可重複使用的棉質等天然材質的購物袋, 此類購物袋可安全地反復使用。 相比之下, 塑膠購物袋有害健康。

天氣冷或週末時別用止汗露。 止汗露的確可以讓你感覺更舒適,

但畢竟是直接接觸皮膚的化學物質, 少用為佳。

碰到水銀後馬上清理。 一旦不慎接觸到水銀, 應該及時就醫。 讓孩子遠離含水銀的物品, 比如溫度計等。

訓練敏銳的嗅覺。 在各種感覺中, 嗅覺最能在大腦和外界之間建立直接聯繫。 一旦聞到刺鼻的有毒化學品等異味, 應當立即採取措施, 最好避而遠之。

遠離防腐劑。 羥苯甲酸酯、鄰苯二甲酸鹽和甲醛之類的防腐劑都具有一定毒性。 在選購保濕霜等護膚品時, 最好選用不含防腐劑的更自然的產品。

使用有繩電話。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工作單位, 使用常規有繩電話可使每日輻射量減少20%。

無線網路少用。 與有線上網相比, 無線上網輻射更大。

多進行園藝活動。 種植花草等園藝活動有益活動筋骨,

促進健康, 心情自然更加愉悅。

衣物

睡覺時穿棉質睡衣。 1天中睡眠時間占三分之一, 睡覺時應該穿安全自然材料製成的衣物, 睡衣及床上用品最好選擇有機棉質地的。 首先要選擇舒適的面料, 最好選擇採用環保染料印染的純棉高密度面料。

少穿免熨燙服裝。 熨燙五分鐘可以避免長時間暴露于危害健康的物質之中。 所以衣物、地毯等最好在清洗後進行熨燙, 儘量不選擇免熨燙的衣物。

洗衣時加半杯白醋。 用洗衣機洗衣服, 可用半杯白醋取代纖維軟化劑, 這樣既可以減少衣物靜電, 也可以使衣物更柔軟, 穿著更舒適。

衣物乾洗後別急著穿。 應該掛在陽臺等地方至少晾兩天, 讓化學物質儘量揮發掉。

切勿將乾洗衣物直接收入衣櫃或者攤放在臥室裡。

飲食

每天清晨喝一杯檸檬水。 可以將一個檸檬榨成汁, 含果肉不加糖, 加入一杯純淨水中飲用。 檸檬水對人體具有鹼化作用, 有益健康。

用天然海鹽替代食鹽。 海鹽中富含多種鹼性複合物。

與微波爐保持距離。 當微波爐工作時, 應該與正面保持至少10步、側面至少5步的距離, 以防被輻射。

青睞活性益生菌。 在藥房或食品商店購買益生菌產品的時候, 務必確認商標注明“含活性益生菌”字樣。

補充抗氧化劑。 B族維生素、歐米伽-3脂肪酸以及輔酶Q10對人體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清洗時戴上手套。 在清洗非食用物件的時候, 務必戴上保護手套。

使用低密度聚乙烯塑膠製品。

如果不得不使用塑膠製品, 最好選擇低密度聚乙烯塑膠。 切記:無論何種塑膠製品, 都最好別在微波爐中使用。

用活性炭過濾飲用水。 為了減少飲水污染物, 可優先選擇有活性炭過濾功能的水杯。

補充維生素D。 在冬季或者日照不足時, 每天可以攝入至少2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 防止骨質疏鬆症。

用中低檔火, 加熱平底鍋。 特別是含有聚四氟乙烯塗層的平底鍋, 最好使用中低檔火。 另外, 切忌高溫空燒。

家居

讓床墊透透氣。 清洗床單時, 務必打開窗戶, 讓床墊通風透氣一整天。

電器不用時拔除電源。 待機狀態下, 電器既耗電也會釋放電磁輻射。

選擇紅光的臥室電器。 紅光比白光或藍光對褪黑激素的干擾更小,

更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儘量別用噴霧產品。 必須使用噴霧產品的時候, 務必打開窗戶和衛生間排氣扇。 若在室外使用噴霧產品, 回家應立即洗臉, 不要等到上床睡覺時。

開窗通風。 室外空氣更潔淨, 因此窗戶應儘量常開, 以淨化室內空氣。

用自製的空氣清新劑。 自製綠色環保安全的空氣清新劑很簡單, 只需將幾滴橙汁、檸檬汁滴入含水噴霧瓶中即可。

別用汽車空調換氣。 與使用外部空氣迴圈相比, 使用空調或加熱器迴圈車內空氣產生的污染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