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大吃大喝火燒心 3穴位KO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檢測站

因發生的次數及逆流物是胃酸或食物不同, 胃食道逆流可能造成患者不同的不適症狀, 如:

1、時常胃酸上逆(呃酸、吞酸);

2、胸口、胃部有灼熱刺痛感(俗稱火燒心) , 偶而也會痛到背部;

3、打嗝、噯氣, 甚至嘔吐, 可能伴隨脹氣、胃痛;

4、喉嚨受到胃酸侵蝕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有異物感、喉嚨痛, 常常需要清喉嚨;

5、胃酸過多也會引起慢性咳嗽, 尤其是吃飽後或平躺睡覺時咳嗽(需排除其他呼吸道問題);

6、嚴重時會引起吞咽困難及疼痛;

7、逆流的胃酸、內容物長期間接觸並侵襲食道, 造成食道黏膜發炎、消化道潰瘍。

★常見的胃食道逆流體質分型

(一)氣滯型(肝氣犯胃)

常見成因:長期抑鬱或惱怒, 情緒不佳, 忙碌造成飲食無法定時定量、吃飽後馬上工作, 消化不良。

常見症狀:受情緒波動影響常常泛酸、打嗝、噯氣, 胃脘脹滿, 攻撐作痛, 痛連兩肋, 大便不暢。

治療原則:疏肝理氣, 和胃健脾。

(二)濕熱中阻型

常見成因:飲食偏好重口味、油膩烤詐、辛辣刺激食物, 又喜喝冰飲, 或常喝烈酒, 以致濕熱中阻, 使胃失和降而痛。

常見症狀:泛酸, 噯臭腐氣, 口幹苦, 胃悶痛有灼熱感, 胃嘈雜(似饑非饑, 似痛非痛), 大便臭穢, 排便不暢。

治療原則:清化濕熱,

理氣和胃。

(三)胃寒型

常見成因:過食生冷食物和冰品, 也有不少女性是因節食而吃過多生菜沙拉造成。

常見症狀:吐酸有時發作, 突然在吃冰或生冷食物後胃痛, 熱敷或喝熱飲可緩解, 四肢冰冷, 疲倦乏力, 大便稀軟。

治療原則:溫中散寒, 和胃制酸。

(四)食滯型

常見成因:為了發洩工作情緒或跟好友聚餐選擇吃到飽, 暴飲暴食, 吃太撐, 日久則宿食停滯, 胃失和降。

常見症狀:噯腐吞酸, 一直打嗝、呃逆, 甚至嘔吐不消化之物, 吐後痛減, 胃脹滿疼痛, 頻頻排臭氣, 大便粘臭。

治療原則:消積導滯, 理氣和中。

★緩解胃酸逆流、打嗝的穴位按摩

按摩時機:用大拇指深按10下, 左右穴位交替按摩各三次(ps中脘穴位于正中, 穴位只有一個), 早晚至少各做一輪, 或者正當胃酸上逆、打嗝不斷時可以增加按摩刺數。

1、中脘穴

功效:有效緩解胃痛。

取穴:正當胃上方, 肚臍上4寸(用三指寬向上折量兩次)。

2、內關穴

功效:和胃降逆, 可一邊按摩一邊搭配深呼吸更有效!尤其當一直打嗝泛酸、胸悶時。

取穴:手腕關節上2寸(三橫指)的距離。

3、太沖穴

功效:疏肝理氣, 和胃止痛, 尤其適合肝氣犯胃壓力型胃痛。

取穴: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 第1與第2蹠骨之間凹陷處, 也是夾腳拖鞋區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