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推薦九款去濕氣食譜 幫助女性健脾養胃

夏季養生的一大重點是去濕氣, 特別是女性朋友們, 因為濕氣不僅對脾胃傷害大, 還影響女人的容貌。 去濕氣不妨在“吃吃喝喝”中下手, 下面為您介紹9款去濕氣的食譜, 女人多吃一身輕鬆, 趕緊來看看吧!

食譜一:竹筍銀耳湯

材料:竹筍300克, 幹銀耳20克, 雞蛋1個, 鹽適量, 水1000毫升。

做法:先將竹筍洗淨, 幹銀耳用水泡發去蒂, 雞蛋打入碗中攪成糊;鍋中放水煮沸, 倒入雞蛋糊, 加入竹筍、銀耳, 用小火燒五分鐘, 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每次午晚餐前先喝湯吃料, 也可直接當減肥餐食用。

功效:竹筍能祛濕利水, 是消除腹壁脂肪的最佳食物, 銀耳能潤肺養顏。

食譜二:荷葉茯苓粥

材料:荷葉1張(鮮、幹均可), 茯苓50克, 粳米或小米100克, 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荷葉煎湯去渣, 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同煮成粥, 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功效:荷葉是“藥食兩用”的食物。

中醫認為, 荷葉性微溫平味辛, 入心、肝、肺三經。 荷葉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降壓利尿、斂液止汗等功效。 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 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食譜三:薏米紅豆粥

原料:薏米和紅豆按2:1配。

做法:把薏米和紅豆洗淨浸泡一晚。 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 加水用猛火煮開, 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 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

功效:要去濕, 又要補心, 還要健脾胃, 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 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 內濕外也濕, 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祛濕的作用。 薏米, 在中藥裡稱“薏苡仁”,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 它可以治濕痹, 利腸胃, 消水腫, 健脾益胃,

久服輕身益氣。

食譜四:山藥紅棗粥

材料:山藥、白扁豆、紅棗、去芯蓮子、山楂條、葡萄乾。

做法:將白扁豆、紅棗浸泡一會兒, 白扁豆去皮, 紅棗去核, 山藥切丁備用。 白扁豆、山藥和蓮子一起入鍋燉煮, 煮至酥軟。 最後放入山楂條、葡萄乾再煮三分鐘即可。

功效:這款粥可益氣補血,

保肝健脾, 清熱祛濕, 使人面色紅潤, 精神氣十足。 經常喝可調理人體腸胃, 改善代謝功能, 排除多餘廢物, 起到減肥效果, 並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食譜五:冬瓜薏米鴨湯

材料:老鴨半隻、薏米一把、冬瓜兩斤、薑、料酒、鹽、白胡椒粉、小蔥。

做法:老鴨去頭、腳和屁股, 清洗乾淨, 去掉多餘的油脂, 剁成大塊。 姜切片, 冬瓜去皮切大塊, 薏米洗淨提前浸泡備用;炒鍋內不放油, 將鴨塊放入, 加兩三片薑一起, 翻炒, 炒到鴨肉變色時, 加入少許料酒, 繼續翻炒到鴨塊收縮, 往外冒油;將炒好的鴨塊轉入砂鍋, 加入剩餘的薑片, 放入足量開水及泡好的薏米, 燒開, 再轉小火燉1小時;在湯鍋中加入冬瓜和少許鹽, 中火再燉20分鐘即可,

撒切碎的小蔥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

功效:冬瓜可清暑解毒, 薏米有健脾去濕、美白消腫之功, 鴨肉則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效, 將三者同煲成湯飲用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此湯清甜香濃, 不僅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之效, 還有減肥消脂、美白祛痘的作用,

很適合MM們夏天常飲, 以達到美白養顏的目的。

食譜六: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洗淨, 冬瓜洗淨, 連皮切, 生魚洗淨, 宰淨去鱗、內臟, 慢火煎至微黃, 豬瘦肉洗淨, 整塊不用刀切。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 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 同時又有祛濕健脾作用。 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湯料之一, 有健脾去濕, 消腫解毒的作用, 冬瓜能解暑氣, 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食譜七: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

材料: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

做法:五指毛桃、土茯苓洗淨, 稍浸泡;豬脊骨斬塊, 洗淨, 汆水撈起;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煲湯時常用的五指毛桃,在中藥裡稱為“南芪”,也就是南方的黃芪,有黃芪補中益氣功效,卻又性味平和,有祛濕除困的作用。廣東人愛用來和豬骨、雞等煲湯,取其祛暑化濕之效。

食譜八:百合綠豆湯

材料:鮮百合100克,綠豆2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綠豆洗淨,百合掰開去皮,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綠豆開花百合破爛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每食適量。

功效:清熱解暑。用於暑日心煩、口幹、出汗者。亦可用於防治感暑。百合補中益氣,性味甘微苦,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百合對於夏日燥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幹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症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綠豆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濕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食譜九: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洗淨;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鯪魚去鱗及內臟,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解毒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是四大家魚之首,其味道鮮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故此湯尤其適用於濕熱內蘊症見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之人服用。

汆水撈起;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煲湯時常用的五指毛桃,在中藥裡稱為“南芪”,也就是南方的黃芪,有黃芪補中益氣功效,卻又性味平和,有祛濕除困的作用。廣東人愛用來和豬骨、雞等煲湯,取其祛暑化濕之效。

食譜八:百合綠豆湯

材料:鮮百合100克,綠豆2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綠豆洗淨,百合掰開去皮,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綠豆開花百合破爛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每食適量。

功效:清熱解暑。用於暑日心煩、口幹、出汗者。亦可用於防治感暑。百合補中益氣,性味甘微苦,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百合對於夏日燥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幹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症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綠豆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濕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食譜九: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洗淨;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鯪魚去鱗及內臟,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解毒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是四大家魚之首,其味道鮮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故此湯尤其適用於濕熱內蘊症見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之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