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天青地紅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Tiān Qīnɡ Dì Hó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豐破血丹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ussurea acrophila Diels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破血丹多年生草本, 高10-40cm。 根莖頸部有殘存纖維狀葉鞘;地上莖上部分枝或不分枝。 多數葉基生;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 先端鈍, 基部漸狹成短柄, 邊緣凹波狀齒, 上面綠色, 具疏節毛, 下面紅紫色, 近無毛;莖生葉少, 條形, 苞片狀, 全緣或有疏齒;頭狀花序1-5, 排成稀疏傘房狀, 花序梗長;總苞陀螺狀, 長1.2-1.5cm, 外被蛛絲狀毛;小花全為管狀花, 紫色。 瘦果, 長約4mm, 冠毛淡褐色, 外層短, 內層羽毛狀。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陰濕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消腫。 主婦女經閉;跌打瘀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