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公務員壓力大跳槽增長曝光,職場人減壓保健有良方!

最近, 網上曝出一條消息, 據媒體報導, 今年的公務員跳槽比往年增長了3倍, 令網友一度關注, 職場工作向來是壓力重重, 如果得不到充分的減壓, 勢必引發跳槽事件, 那麼你知道職場工作該如何減壓保健嗎?下面一起來看!

在生活中, 面對工作壓力時, 訓練個人的工作能力、放鬆訓練、改變思考方式與態度觀念、加強時間管理, 以至於情緒管理等多層面的分析與學習改進, 皆是有效的壓力因應技巧, 也能使受高工作壓力壓迫的身心症狀獲得緩解。 以下就其中數項實質技巧作簡略說明。

放鬆訓練:這是傳統、並且容易學習的壓力因應方式。 尤其對於容易緊張、焦慮的人, 放鬆訓練可以有效快速改善其肌肉緊繃、呼吸急促的現象。 近期研究也發現雖然放鬆訓練對於情緒困擾的直接改善有限, 但應用于職場健康促進時, 對於職場上患有高血壓的工作族群,

在穩定血壓上有實質的助益。 此外, 放鬆訓練也可協助在高壓力下的個體, 減少浪費身心資源於沒有效能的反應上, 而更有效地將資源運用在問題的解決上。 放鬆訓練有許多方式可以達成, 主要分為兩大類:漸進式放鬆以及冥想放鬆。

前者是利用緊繃和肌肉放鬆的交替練習, 以及配合深度、規律的呼吸, 達到肌肉放鬆的狀態。 後者可利用想像、視覺刺激(搭配CD、音樂)或聽覺刺激(可搭配圖片、色彩)以達到深度放鬆的程度。 不論何種方式, 通常也配合著身體掃描, 以確定全身都是放鬆的;若發現哪部分仍呈現緊張狀態, 則再加強局部放鬆。

時間管理:

多數的工作壓力與時間的緊迫有關。 若不能做好自動的時間管理,

最好能事先排好時間表, 並依表行事, 以利整體時間的規劃及運用。 時間表的排定最好能以工作的重要性、急迫性作為依據, 可分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及不重要—不緊急四大類。 重要且緊急的, 最容易引發高壓力反應, 應最優先處理。 但平時則須安排最多時間來完成重要—不緊急的事項, 能適時完成這類事項, 較不會讓它逐漸變成重要又緊急的狀態, 引發不必要的壓力。 不重要—緊急之事則利用空檔時間快速完成;不重要—不緊急類型則可不必費心理會。 處理重要工作時, 每次只做一件事, 用專注的態度規劃好處理流程, 才得以發揮最大效能。

處理壓力源:

上述幾種方法都是調整個人的狀態來面對壓力,

但對於壓力源是沒有任何直接的改變, 此策略乃是問題解決取向, 在個人作了最大努力的同時, 工作高負荷仍持續存在, 可思考並應用此策略。 處理壓力源是指正視壓力的來源, 詳細分析其因果脈絡, 注意每個環節的影響, 試圖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提供公司善意的建議, 並作不斷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