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如何預防熱傷風

夏天到了, 天氣熱了起來。 這時極易傷風感冒, 因為是受熱後又傷風, 所以又叫“熱傷風”。 熱傷風其實就是夏天的普通感冒, 感冒的季節性特別強, 但每個季節的類型都有所偏重。 比如, 冬春季感冒多屬風寒, 秋天風熱型感冒多, 而夏天則多由暑濕引起,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傷風”。 中醫通常將其分為風寒證、風熱證和暑濕證。

熱傷風大多是熱的環境下, 人體汗毛孔開放, 汗液外泄, 此時正是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時期, 感受了風邪。 有的感受的是自然風, 有的感受的是空調吹出的冷風, 總之就是風邪將汗毛孔突然閉塞,

熱和汗不得外泄, 熱郁於人體。 中醫理論認為“肺主皮毛, 開竅於鼻”肺與外界相通的皮毛和鼻孔首先遭受外邪的侵襲, 邪氣郁閉於人體使人鼻塞、聲塞、打噴嚏、心煩、口渴、頭沉、乏力。 有些伴隨發熱的病人會感覺到即使汗出, 熱也不退, 這是熱傷風發熱的特點。 現代醫學也認為, 春季是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旺盛時期, 病毒細菌通過各種管道進入人體造成口腔、上呼吸道的炎症, 使人患上上感, 同時造成這種病症的原因和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有很大關係。 對於春季降水較少的北方地區來說, 當冷空氣過後在陽光充足照射下, 白天地表升溫很快, 可以達到20多攝氏度, 而到晚上強烈的輻射降溫則使溫度迅速降到10攝氏度以下,
這對一些身體瘦弱、上呼吸道抗病能力低、工作繁忙的人來說, 更容易著涼, 誘發“熱傷風”, 另外在使用空調的地方, 通常通風較差, 空氣不流通, 也就更易誘發。

熱傷風的主要表現:

風熱證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流黃涕、口渴喜飲。

風寒證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暑濕證表現為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 頭昏重脹痛、咳嗽痰粘、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粘膩、胸悶、小便短赤。

預防先行:

夏季感冒如果沒有引起併發症, 如頭部或其它部位特別的疼痛, 或是長時間連續高熱, 那麼患者只需吃點解熱鎮痛藥,

再加上足夠的休息, 一般1周左右就能痊癒。 此外, 應注意多喝白開水, 因為夏季人們對水的需求量很大, 再加上感冒時容易發燒, 而發燒是人體與病菌抗爭的過程, 會消耗大量的體液。 另外, 睡眠對治療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 實踐證明, 當人睡眠減少、勞累過度、寒冷刺激時, 體內“胞壁酸”大大減少, 抵抗力隨之下降, 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便乘虛而入, 誘發疾病, 感冒即是這類疾病之一。 如果患者能增加睡眠時間, 體內的“胞壁酸”就不斷增多, 那麼人體的抗病力也隨之加強。 所以, 夏季感冒應多喝水、多睡覺。 還要保持室內通風, 不要在封閉、人多的地方長時間停留, 也別在空調房久留, 更不能讓空調直吹。

熱傷風的主要治療方法:

1.風寒證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中藥用荊防敗毒散, 中成藥可選用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 服藥後可喝些熱粥或熱湯, 微微出汗, 以助藥力驅散風寒。

2.風熱證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中藥用銀翹散, 中成藥可選用如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沖劑等。 如發熱較重、咽喉腫痛明顯, 可以配服雙黃連口服液(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 這些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 患風熱感冒要多飲水, 飲食宜清淡, 可以喝些蘿蔔湯或梨湯。

3.暑濕證治療應宜清暑祛濕解表, 中藥用新加香薷飲, 中成藥可選用藿香正氣水(膠囊、丸)、保濟口服液等, 家庭常備祛暑藥有仁丹、藿香正氣水(膠囊、丸)、十滴水、清涼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