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三伏天喝熱水排寒氣 但網傳功效過於誇張

三伏天喝熱水可以排寒氣

喝熱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發汗,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發汗解表功能,起到透裡疏通、清熱的作用。 三伏天喝熱水,有助於排出體內寒氣 三伏天是自然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多喝熱水,確實有排出體內寒氣的作用。

網傳三伏天喝熱水功效過於誇張

喝熱水更多是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但如果像網上說的那樣, 靠喝熱水可排出體內積聚多年的寒氣, 這說法就誇張了, 也沒有科學的理論支撐。 再說, 體質寒涼除了與生活習慣有關, 也與疾病損傷有關, 很多時候還與人的先天體質有關。

另外, 喝熱水還是冷水, 只是一個習慣的問題。 一般醫學上認為, 最好喝跟體溫接近的水, 大概在30℃左右。 在國外很少有喝熱水的概念, 大家都喝純淨水, 喝熱水更多是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靠喝熱水排出體內積聚多年的寒氣, 這說法可能有些誇張。

不過, 夏天不要喝冰鎮類的飲料和食物, 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 而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 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 會有利於不斷把體內寒氣逼出來, 對身體健康絕對是有好處的。

三伏天喝熱水也建議喝溫開水

我們說的熱水是指跟自然溫度差不多的水,

也不要太熱。 中醫認為, 溫水養腸胃, 夏天也最好喝溫水, 溫度大概在三四十攝氏度左右。

另外, 三伏天喝熱薑茶也可以試試。 俗語就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 姜有溫補的作用, 夏季可以多吃點薑, 補補陽氣。 如果實在熬不住想喝冷水, 建議可以先把冷水或者飲料從冰箱裡拿出來, 在室溫下放幾分鐘再喝, 這樣能儘量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哪些狀況不適合喝冷水

腸胃不好的人要少喝冷水或不喝冷水, 因為這樣會讓胃內的溫度急劇下降, 容易造成胃脹、消化不良, 甚至絞痛、腹瀉。 還有, 有些人劇烈運動後喜歡大量喝冷水, 這種習慣也會讓胃腸道的血管突然收縮, 還會導致毛孔急速閉塞, 暫時中止出汗, 造成體溫散發受阻, 誘發感冒。 如果真的很熱, 建議少量喝點冷水降低體溫, 但最好還是喝溫水。

體內寒氣重的表現

1、舌苔發白、反復口腔潰瘍, 代表體內有寒氣。

2、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 顏色越是發暗, 則是寒氣越重。

3、咳嗽時, 痰是稀白;流清鼻涕, 流出的汗是冷的, 表示體內需要去除寒氣。

4、感冒渾身發冷, 經常腹瀉, 表示寒氣入侵體內。

5、四肢關節疼痛, 頸肩酸痛、腰酸背痛表示體內有寒濕。 疼痛部位越多, 時間越長, 體內寒濕越重。

6、腳踝腹中, 表示腎虛、腎寒;特別是早上起來, 愛打噴嚏, 遇到風就噴嚏不斷, 代表體內有寒氣。

體內寒氣重怎麼辦

1、女性應該養血

因為血氣足是去寒濕的根本。體內血液充足,腎氣就足,能夠保證血液基本迴圈,全身就溫暖舒適。寒氣在充足的血液下無抵抗的能力,從而不會出現四肢冰冷、全身疼痛的病症。

2、要經常運動

因為運動,體內會產生熱量。運動生熱,幫助驅散寒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運動過後會感到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氣也會趁機而入。所以,運動、補血雙管齊下,保健身體。

3、適當的出汗

不管是運動出汗,還是吃溫熱食物出汗,出汗可以驅寒。

4、飲食驅寒

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如:蔥、薑、蒜、牛肉、羊肉等。還有的人喜歡喝祛寒酒。各地不同的風俗,有不一樣的做法,最重要是目的一樣。

體內寒氣重怎麼辦

1、女性應該養血

因為血氣足是去寒濕的根本。體內血液充足,腎氣就足,能夠保證血液基本迴圈,全身就溫暖舒適。寒氣在充足的血液下無抵抗的能力,從而不會出現四肢冰冷、全身疼痛的病症。

2、要經常運動

因為運動,體內會產生熱量。運動生熱,幫助驅散寒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運動過後會感到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氣也會趁機而入。所以,運動、補血雙管齊下,保健身體。

3、適當的出汗

不管是運動出汗,還是吃溫熱食物出汗,出汗可以驅寒。

4、飲食驅寒

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如:蔥、薑、蒜、牛肉、羊肉等。還有的人喜歡喝祛寒酒。各地不同的風俗,有不一樣的做法,最重要是目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