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端午節門上插的草叫什麼 端午為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插門上的是什麼

民諺說:“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在端午節, 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 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

懸於堂中。 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 製成人形或虎形, 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 美麗芬芳, 婦人爭相佩戴, 用以驅瘴。

端午節插門上的物品

艾葉:又名家艾、艾蒿, 是菊科植物。 其莖、葉都含揮發性芳香油, 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

淨化空氣。 中醫學上以艾入藥, 有理氣血, 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 將艾葉加工成“艾絨”, 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 性溫, 味辛、苦, 根莖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其中主要成分為細辛醚、細辛醛等, 具有化痰開竅, 除濕健胃, 殺蟲止癢之功效。

青蒿:青蒿有香氣, 所含的揮發油占全草的0.3~0.5%, 主要成分是桉油精、古旋樟腦等, 全草可以提取青蒿素, 能清熱解毒, 還能抑制病菌生長, 就農曆五月份的氣候而言是很好的防病治病的草藥。

佩蘭:為芳香化濕類中藥, 其味辛, 性平, 具有解暑化濕、辟穢和中之功效。

端午“插艾草”的來歷

端午節本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至唐黃巾起義時, 黃巢義軍攻打中原地區, 時值端午。 當地官員於是放出風聲:“黃巢隔山搖刀, 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 是為"走黃巢"。 實際是使義軍無法與民眾接觸, 以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

中原地區某戶人家, 男人都外出了, 家中只有一婦人與二個小孩, 一小孩為親生, 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 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

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歲。 婦人一人帶二小孩逃難, 背著她嫂子的遺孤, 卻讓自已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 但卻落在後頭。 走不多遠, 遇一黃衣人, 問:“嫂嫂為何不讓大小孩走路, 而讓小的小孩走路?”婦人如實相告, 黃衣人聽後甚為感動, 道:“你危難之中行忠義之事, 已破黃巢之刀, 黃巢已無法取你人頭, 其實你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 表示你家是忠義之家,黃巢便無奈你何。 ”言罷竟忽不見。 婦人認為是仙人指點, 於是回家依言而作, 並沿途叫逃難之人插艾草可破黃巢之刀云云。 因此婦人平時善良, 多行善事,諸多民眾都相信, 依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黃巢”, 在家中過端午節。

果然, 義軍過境, 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

無人打擾, 隨軍的醫生還為民眾看病, 問疾苦。 一時婦人遇仙人指點之事在各地傳開, 平民之家, 不再“走黃巢”, 紛紛插艾草過端午, 並效婦人行忠義之事。

其實, 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 武藝高強。 義軍所到之處, 都是無人村, 義軍無人支援, 成了孤軍。 謀士知有蹊蹺, 化成便衣, 獨自尋找原因, 遇是了婦人。 忽然不見, 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 謀士小施一計, 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 人頭落地!”謠言, 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持, 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 世人於是將此傳統繼承下來, 成為今天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

陸河人為客家人, 多為中原遷移到陸河。 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黃巢”“插艾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