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牛心果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Niú Xīn Guǒ

【英文名】root of Bullocksheart custardapple

【別名】牛心梨

【來源】

藥材基源:為番荔枝科植物牛心番荔枝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nona reticulata 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膝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牛心番荔枝, 喬木, 高約6m。 枝有瘤狀突起。 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紙質, 長圓狀披針形, 長9-30cm, 寬3.5-7cm, 先端漸尖, 基部闊楔形或鈍, 側脈在上面扁平, 下面凸起。 花2-10朵成束, 總花梗與葉對生或互生;萼片3, 小, 卵圓形;花瓣6, 2輪;內輪花瓣退化成鱗片狀;外輪花瓣長圓形, 長2.5-3cm, 肉質, 黃色, 基部紫色;雄蕊多數, 藥隔膨大;心皮多數, 長圓形, 被長柔毛, 每心皮有胚珠1顆。

果實由多數不分開的心皮連合成一肉質聚合漿果, 圓球狀心形, 直徑5-12.5cm, 成熟時暗黃色, 果肉牛油狀。 種子長卵圓形。 花期冬末至早春, 果期翌年3-6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原產熱帶美洲, 現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資源分佈: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及雲南等地有引種。

【化學成份】果實含蛋白質1.6%, 脂肪0.26%, 糖類16.84%, 葉和莖中含去甲豬毛菜堿(salsolinol)馬胺(dopamine), 衡州烏藥堿(coclaurinde)。 莖皮中含14-羥基-25-去氧比麗巴素(14-hydroxy-25-desoxyrollinicin), 肉葉番荔枝辛(reticulatacin), 鵝掌揪堿(liriodenine), 布拉它辛(bullatacin), 左旋貝殼杉-16-烯-19-酸(kaur-16-en-19-oic acid), 16β, 17-二氫左旋貝殼杉烷-19-酸甲酯[methyl 16β,17-dihydro-(-)-kauran-19-oate]。 根和根莖含網葉番荔枝亭堿(reticulatine), 番荔枝堿(anonaine), 白蘭花堿(michelalbine)好去甲含笑堿(normicheline)A, 鵝掌揪堿, 左旋貝殼杉-16-烯-19-酸, 16α-羥基左旋, 貝殼杉烷-19-酸[16α-hydroxy-(-)-kauran-19-oic acid], 17-羥基-16β-左旋貝殼杉烷-19-酸甲酯[methyl17 -hydroxy-16β-(-)-kauran-19-oate]。

【性味】味苦;甘;性寒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止痢;驅蟲。

主熱毒痢痢疾;腸道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2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實:味苦、性寒, 為驅蟲, 止痢藥。 本種果實可食, 為熱帶地區著名的水果。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