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葉楊的功效與作用

小葉楊是一種藥材, 如果我們對於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瞭解, 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小葉楊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吧。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小葉楊的樹皮。

【原形態】 小葉楊, 喬木, 高達20m。 樹皮溝裂;樹冠近圓形。 幼權小枝及萌枝有明顯棱脊, 老樹小枝圓形。 芽細長, 有粘質。 葉菱狀卵形、菱狀橢圓形或菱裝倒卵形, 長3-12cm, 寬2-8cm, 先端驟尖或涸尖, 基部楔形或寬楔形, 邊緣具細鋸齒, 下麵綠白色;葉柄圓筒形, 長0.5-4cm。 雄花序長2-7cm, 序軸無毛, 苞片細條裂, 雄蕊8-9(-25);雌花序長2.5-6cm苞片淡綠色, 裂片褐色,

柱頭2裂。 果序長達15cm;蒴果小, 2(-3)瓣裂, 無毛。 花期3-5月, 果期4-6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一般多生於2000m以下, 最高可達2500m, 沿溪溝可見。

【性狀】 性狀鑒別, 樹皮呈筒狀, 厚1-3mm。 嫩皮灰綠色, 表面有圓形皮孔及縱紋, 偶見枝痕;老皮色較暗, 表面粗糙, 有粗大的溝狀裂隙。 內表面黃白色, 有縱向細密紋。 質硬不易折斷, 斷面纖維性。 氣微, 味微苦。

【藥理作用】 1.對憫血管系統的作用, 楊芽脂為小葉白楊冬芽中提了的混合樹脂, 楊芽脂濕懸液每日以1g/kg給大鼠灌胃給藥, 連續4天, 結果表明對正常大鼠心率和心電圖波形均無明顯改變, 但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楊芽脂提取物的水溶液能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腸系膜微支國脈收縮, 促進微循環障礙後血流和微循環的恢復。

能增加正常豚鼠和使用垂體後葉毒豚鼠離體心臟的冠脈血流量。 楊芽脂混懸液1.5g/(kg·d)灌胃, 連續給藥3天, 能明顯降低家兔血細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紅細胞沉降離, 增加血漿複鈣時間和延長凝血酶原時間, 使家免血液的“濃”、“粘”、“凝”、“聚”性下降。

【性味】 味苦;性宣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清熱利濕。 主風濕痹證;跌打捉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0-30g。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小葉楊的詳細介紹, 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食用, 一段時間後相信會有所改善, 確實是一個不錯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