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

掌握松靜自然 提高氣功境界

放鬆、入靜與自然, 是氣功鍛煉過程中的最基本要求。 不論何種功法, 練功的哪個階段都必須符合這一基本準則。 一般說來, 在練功過程中,
松靜自然看起來很簡單, 但真正悟解和做到, 卻要下一番功夫。
松是指整個身體和精神放鬆。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會之中, 在覺醒的時候受種種外界環境因素影響, 精神和身體常處在緊張狀態, 使身體機能難以正常發揮, 甚至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 因此, 練功首先要從消除緊張狀態入手, 把世事勞碌、人生憂患放在一邊, 先使精神儘量放鬆。 只有精神不緊張才能做到身體的真正放鬆。 所謂身體放鬆, 也不是完全鬆弛、鬆懈或鬆散無力, 而是松而不懈、松中有緊、緊而不僵。 每一種功法對姿勢都有一定要求, 要保持某一姿勢必須有一定肌肉群處於緊張狀態, 這和練功放鬆似有一定矛盾。 其實, 這時的肌肉緊張是在保持姿勢的前提下使各部肌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
將矛盾統一起來。 在練功初期, 由於要求有一定的意念活動來排除雜念, 這種狀態與精神的放鬆也要統一起來, 在開始練習時不容易做到, 經過一段時間, 就會逐漸做到松中有緊、緊而不僵。

靜是指練功過程中,
雜念相對減少, 高度安靜、輕鬆舒適的“入靜”狀態。 入靜程度的深淺, 反映著練功狀態的好壞, 直接關係到練功效果, 其詳細內容已在本書中有關入靜的部分談及。 需要指出的是, 松與靜是同時要求並互相促進的, 放鬆可以幫助入靜, 入靜可以進一步放鬆。
自然, 是指初練氣功時應心情自然, 姿勢動作自然和呼吸自然。 練功中不要用意過強, 主觀追求境界和功夫。 要勿忘勿助, 似有意似無意。 氣功界有“萬法歸自然”, “練功貴乎自然”的論述, 可見“自然”這一原則的重要。 自然原則要貫徹到練功各方面和全過程中。 首先, 不論坐、臥、站、行, 姿勢都應做到自然舒適, 毫無勉強;呼吸時也應在自然的前提下, 寧神靜息, 逐步達到柔、細、勻、長;意念活動也應自然,
即使在入靜後偶有雜念起伏也是正常的, 慢慢會自然過渡到似有似無, 綿綿若存。 其次, 在練功初期, 要求自然, 主要是要求練功的方法、練功的過程中的自然, 這往往需要人為地努力才能做到。 只有自然, 才能具體懂“道法自然”、“人法自然”的深刻含義。
上面所說的松靜自然主要針對練功過程而言, 廣義的松靜自然, 即生活中時時也要注意松靜自然, 才能鞏固和擴大練功效果, 並成為更高氣功境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