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專家:牛奶應吃而不應喝

牛奶應吃而不應喝、只喝雞湯不吃雞肉是錯誤的……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 很多做法其實是不科學的, 但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誤區。 現在我們就來糾正一些常見的健康誤區: 牛奶應吃而不應喝 說起牛奶的食用方法, 很多人不以為然, “這還用說嗎?不就是咕嚕咕嚕喝下去唄。 ”

南京市中醫院的謝英彪教授說, 這是不科學的, 食用牛奶的方法也有講究, 應該提倡吃牛奶而不是喝牛奶, 就是可搭配饅頭、麵包等澱粉食物同時喝牛奶, 讓牛奶在口腔中慢慢咀嚼後再咽下肚, 讓牛奶與唾液消化酶充分接觸,

也可以延緩牛奶在胃中的停留時間, 與胃液中消化酶進行酶解作用, 緩慢地排到腸道, 便於腸道吸收利用。 如果大口喝牛奶, 不利於腸道吸收。

老年人最好晚上吃牛奶 謝英彪教授說, 很多人有在早上喝牛奶的習慣, 其實, 從補鈣的角度出發, 對於老年人來說, 應該在晚上吃牛奶, 最好是臨睡前。 這是因為此時吃牛奶趕上了機體的低血鈣狀態, 牛奶中的鈣正好可以“雪中送炭”, 既可改變機體鈣入不敷出的狀態, 又不必動用骨骼中的鈣;既可維持血鈣平衡, 骨骼也不會脫鈣, 有利於防止骨質疏鬆和骨折。 老年人每天若能吃2-3杯牛奶, 就可獲得機體必需的鈣質。

只喝雞湯不吃肉也不對 不少人認為葷菜的精華在湯中, 因此只喝雞湯而拋棄了雞肉,

其實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 謝英彪教授說, 雞、鴨、鵝、鴿、兔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禽肉的脂肪均勻地分佈於全身組織中, 是禽肉味道鮮美的重要原因。

禽肉的湯中含氮浸出物多, 所以雞湯、鴨湯的味道比較鮮美。 葷菜的精華是蛋白質, 而蛋白質一遇高熱或者煲湯時間太久就會凝固起來,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蛋白質溶解在湯內, 大部分仍留在肉中, 因此只喝雞湯不吃雞肉是不對的。 最好餐前吃水果 在飯店吃飯結束前, 服務員總是會端上一盤水果, 很多居民也認同了這一吃法, 認為餐後吃水果有助消化。 其實, 這也是不科學的。

專家說, 飯後吃水果, 日久會導致消化功能的紊亂, 容易引起腹瀉。 尤其是當您吃完含高金屬的食物時,

比如蟹和貝類食物等, 就千萬不能吃含維生素C高的水果了, 因為維C具有還原性, 會把高金屬化合物還原成高金屬單質, 直接影響健康。

如把吃水果的時間改在飯前, 就可以使人體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而水果中的許多成分是水溶性的, 如維生素C等, 餐前食用更易於消化和吸收。 飯前吃水果還有個優點, 水果的飽腹感使你少吃飯。 但要注意的是, 有些水果是不宜在飯前吃的, 比如番茄、柿子、橘子、山楂、香蕉等都不能空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