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職業倦怠就要換工作嗎

羅剛今年30歲, 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擔任銷售部經理已經4年了。 當初, 公司銷售業績不佳, 羅剛主動請纓, 從技術部門來到了銷售部門。 在他的努力下, 銷售業績連連上升。 但是, 羅剛卻苦惱起來。 他最大的苦惱就是, 從自己的個性和興趣來看, 他還是傾向於做技術工作。

他不大喜歡生意場上的那套做法。 但回去做技術, 收入又會下降。 第二個苦惱是, 現在的公司前途不大, 一些競爭對手在向他招手, 但他又擔心去了新單位, 未必能幹得好。 第三, 這些年的工作, 令他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總覺得山窮水盡、心力交瘁。

他希望得到專家指點。

白玲工作室首席諮詢師白玲認為, 像羅剛這樣的人, 已經到了一個“職業疲勞期”, 十分有必要做一個職業體檢。 什麼是職業體檢呢?其實, 就是對他的“職業狀態”進行一次“把脈”。 只不過, 針對的不是身體, 而是職業心理。 職業心理容易磨損 沒有誰在開始一份新工作的時候, 不想做一番事業的。

但是漸漸的, 我們就會發現, 有的人倦怠了。 我們的職業心態在工作中逐漸被磨損、破壞。 心理專家提出, 要善於保護自己的職業心態! 很多人在選擇自己從事的工作時, 過於看重自己的興趣和感受。 其實工作往往是一種“快樂”和“痛苦”相結合的過程。 開始一份新的工作之前, 既要瞭解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追求、理念、個性、興趣等特點,

也要綜合考慮自己的業務特長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對自己進行綜合定位。

白玲說, 在對羅剛做了職業體檢後發現, 雖然他不喜歡銷售工作, 但他已經在銷售領域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 經過職業測評, 發現他十分適合做銷售工作。 他現在的困擾是覺得生意場上太複雜, 人員素質也不是很高。 因此, 他的主要問題是對自己的心態進行調整。

白玲提醒他, 工作時, 興趣只是一方面, 還需要相應的能力做支撐。 要對職業有規劃 許多人雖然幹了很長時間的工作, 但仍然不知道適合做什麼, 對前途感到迷惘。 白玲說, 走上職業道路, 就等於走上了一條連環銜接的道路。 今天的努力將成為明日的積累, 今日的成績將成為明天的起點。

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十分重要。 頻繁地換工作、換領域, 對職業成長是不利的。

心理分析師提出, “職業體檢”能從好幾個方面幫助職場人士。 它能幫助人們理解工作中短期和長期的關係。 從短期來看, 工作可以給人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從長期來看, 現在的工作是為未來的工作積累能力。 還可以幫助你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現在的環境是否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或者是否可以幫助你積累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觀念、習慣、資源等等。

白玲認為, 跳槽還是堅持, 不要根據自己的“設想”, 而是根據實際工作環境提供的條件。 積累到一定的地步, 在深入地掌握了基本的規則和能力後, 就需要重新評估現有的工作條件是否適合發展,

選擇合適的機會變換職業。 迷惘時不妨求助職業體檢 在日常的工作中, 許多白領會遭遇各種各樣的職業倦怠。

有的覺得沒有受到重用, 有的覺得事業前景模糊, 有的覺得不能託付終生, 有的覺得待遇不公, 有的覺得不喜歡某種企業文化, 有的過度疲勞、得不到休息, 不一而足。 他們都可以去做一做職業體檢, 看看自己的主要問題出在哪兒, 應該怎麼辦。 倦怠的上班族往往有換工作的想法。

白玲認為, 換工作前要有風險意識, 要盡可能詳細瞭解將要遇到的問題, 仔細計算“得”與“失”的差距, 制定相應的策略, 然後再去迎接未來的風險。 這一點對中高層管理人員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