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擠公車擠地鐵上班族健康傷不起

碰碰撞撞周身傷,傷不起!

●高跟鞋、厚底鞋擠車危害大

最好上下班換上平底鞋

時尚靚麗的高跟鞋向來是女性的寵兒,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宋衛東副教授表示,穿高跟鞋的人腳是處於前足站立的狀態,這時候人體關節的壓縮應力是體重的3倍,這就造成了踝關節各骨頭間的契合度最差,走起路並不穩定。而在擁擠的環境中,這種不穩定就更加顯而易見,對身體的支撐都處於亞穩定狀態,也就是說站立的穩定性就越差,極易扭傷。

宋衛東表示,當鞋跟高於5釐米後,就會使身體重量過多地擠壓前足,容易使前足變形和受到損傷。而足跟的抬高,自然造成身體重心的前移,從而影響腰椎的生理弧度,致使腰部負重增加,並容易引發腰部疼痛。特別提醒產後不久的女性最好遠離高跟鞋,“女性生產前後,孕激素會帶來全身韌帶鬆弛的狀況,在恢復期間如果穿著高跟鞋,更導致局部關節不是很穩定,易扭傷和拉傷韌帶。另外,高跟鞋還可能造成踝關節損傷、跟腱短縮,以及下肢靜脈血栓性疾病的發生幾率。在擁擠的交通工具上,長時間穿著高跟鞋,緊繃的小腿肌肉容易抽筋,還會造成如膝關節、髖關節以及脊柱等方面的影響。

需要提醒的是,時下深受歡迎的厚底鞋未必就是安全的選擇,厚重的鞋底,讓鞋底與踝關節之間的力度增大,更可能造成扭傷。別說在擁擠的環境下,就算在平地中,人在行走時,先是足放鬆,足跟著地,腳將人體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柔軟度,才能與地面產生更好地相互作用力。而厚底鞋使腳需要更大的力來推進,更容易讓小腿疲勞,甚至會加劇原本高跟鞋帶來的問題。

宋衛東建議,每天要擠公車上下班的女性最好換上一雙平底鞋。非要穿高跟鞋的,也要選擇一雙“相對健康”的高跟鞋,首先是鞋底能與腳底包括足弓充分接觸,這樣就能把壓力向腳的各個部分很好地分散;其次,鞋面不能往外斜,否則會增加扭傷的風險,還有就是鞋跟要足夠牢靠,不能內偏。

●擠車手腕很受傷

扶握適當放鬆手指不易受傷

擠車最容易受傷的另一部位就是手腕,如要在擁擠和車廂搖晃中做到“屹立不倒”,很多時候是依靠緊握扶手來穩定身體。這時候腕關節比較容易受傷,特別是如“吊環”的扶把穩定性低,在急刹車和別人擁擠的作用下,更容易造成腕關節和肩關節的損傷,甚至可能導致上肢出現一些肌肉或者韌帶的損傷。宋衛東說,一般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太大的損傷,身體可以自己慢慢恢復,但如不注意保護手腕關節,反復拉扯可能會加重傷情。

擠公車可以算是體力活,所以,擠車最好選擇比較牢靠的扶把,以免搖擺造成上肢帶的不穩定。扶把最好選擇低於肩關節水準以下位置,這樣不但人體會感覺更加舒服一點,受傷可能性也更小一些。

此外,要知道手指在這種緊張著力的較量中也容易受到損傷,長期用力緊握會導致手指肌腱或者腱鞘的隱形損傷。手指肌腱被拉傷,還會引發炎症。宋衛東提醒,手指扶握扶手也要適當放鬆,儘量調整好自己的站姿和位置,減少手指和手腕的壓力。

細菌異味如影隨,傷不起!

●車廂內細菌不知誰有病

抵抗力差的人乘公交戴口罩利於防病

無論是公車還是地鐵,都屬於密閉空間,也就是說上下班擠車我們避免不了與許多人同時在一個空間裡呼吸。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許浦生表示,在相對密閉的空間中,當不舒服咳嗽、打噴嚏時,體內的病菌就會隨著口腔唾液、鼻腔分泌物、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擴散到空氣中,最遠距離可達3-5米,所以這些傳染性疾病極容易在乘客間傳播。如感冒、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感染等。許浦生強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流行性感冒,其症狀與感冒相似,如大意忽視,控制不好將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上呼吸道感染。

許浦生強調,現在亞健康狀態的人群達到60%到80%,他們看起來健康,但身體卻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擁擠的公車中,傳染病原病毒的傳播,對於亞健康人群就“要命了”,除了容易受到這類病菌侵襲,導致疾病的發生外,交叉感染等情況也很容易會導致病原體變異,加快多種疾病的傳播。

他建議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要避免長時間在擁擠的地方逗留,如要擠車上班無法避免,那麼最好戴上口罩,或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絹遮住口鼻。如果都沒準備好,建議用胳膊肘捂著口鼻。另外就是要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的生活,提高個人機體抵抗力。

●車上吃喝氣味難聞

建議儘量在上車前下車後吃早餐

一杯豆漿幾個包子、為了節省時間,在公車上草草解決自己早餐問題的上班族有不少。但這樣不僅僅使封閉的車廂充滿食物的氣味讓人不適,擠車時搖晃的車廂、擁擠的環境、緊張的節奏,還會讓消化道系統調控功能下降,這時候進食容易增添胃腸道的負擔。另外,吃食的碎屑和包裝袋等垃圾,也給螞蟻、蟑螂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車廂中時不時出現的“小強”的身影,也為乘客的健康埋下了隱患。

據瞭解,國外是不允許乘客在車上吃食物的,這既不愛護公共衛生,也是影響自己健康及影響他人的一種行為。所以,建議儘量在上車前後吃早餐,上車時把沒吃完的東西包好放妥。垃圾要丟入車廂裡的垃圾桶,注意別落在外面。食物殘渣和包裝以及液體最好不要丟在車上。

●坐車長時間看手機傷眼

在公車、地鐵上的閱讀應適度

擠車的過程又長又枯燥,有了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後,這一問題得到了極大地改變。公車上埋頭“用功”的人不少,不是在看小說就是在刷微博,不是在聽音樂就是在看視頻。現在公車上也有WIFI了,極大豐富了人們的“車廂生活”,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閱讀對眼睛的傷害非常大。由於路面的顛簸、車輛的頻繁啟動,閱讀的時間稍微長些,就可能造成用眼疲勞和頭暈。如果用握扶杆的手揉眼睛,還可能為眼部衛生埋下隱患。

因此在公車、地鐵上的閱讀應適度。如果搖晃特別厲害,或者光線特別強的情況下,最好停止閱讀。此外,由於外界環境噪音比較大,聽音樂的人群也需注意,不要為了掩蓋噪音,而把音量開得過大,應該遵循用耳的“60-60”原則,音量不超過最高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

爭先恐後一肚氣,傷不起!

●擠車也會擠出大壓力

日久惹上心理亞健康

從上班時間緊迫而造成的“是否能擠上”、“一定要擠上”的心理壓力,到擁擠車廂中要進行自我的身體保護和對財務的保護從而產生的小心翼翼的狀態,再到擁擠和堵車造成的焦急心態……各種壓力充斥在整個擠車的過程中,人這時會處於一個相對緊張的狀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劉中霖表示,擠車中產生的壓力其實是社會、生活壓力的其中一部分。但擠車壓力是多數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它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也可能引發家庭矛盾和影響工作表現。

隨著壓力的不斷增大,不適時調整心態緩解壓力,輕則會出現失眠、神經衰弱等問題,重則會導致抑鬱、焦慮,這屬於心理亞健康。

心理亞健康在當今社會並不少見,如果情緒躁動、注意力不易集中、興致低落或無緣無故地緊張,到醫院檢查,身體卻沒什麼毛病,說明是心理方面的問題。

●負能量日漸發酵

車廂衝突會爆發矛盾

最近備受關注的地鐵爭座打架事件中,吳某是因為“打尖是很令人生氣的行為,我想制止他。”才跟陳伯不依不饒地對上了。車廂中的是非向來不少,在每一次口角甚至揮拳相向之前,相關的矛盾一般已經發生了多次,排隊上車被“打尖”,疲勞困倦卻沒有座位,好不容易坐下了卻要讓給剛上車的老人,後座幾位大媽在旁若無人地大聲聊天……小小車廂中正在發生的一切不如意,讓負面情緒不斷發酵,不由怨氣腹中生,心理壓力加大,等到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有可能導致負面情緒的全面爆發。劉中霖說,現代人壓力過大,出現衝動控制障礙的人群也在增多。在擁擠車廂中,空間窄小,氣氛壓抑,人員混雜,陌生人間的無意碰撞,極容易引發不滿情緒。應學會儘量壓制自己的衝動,有意識疏導自己的不滿情緒,有話好好說,避免別讓小矛盾成為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社會環境壓力和人的自我調節能力是與心理亞健康密切相關的外部和內部因素。因此,要擺脫亞健康的困擾,人們應當積極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盡力解救而工作和家庭方面問題,減少其帶來的壓力。另外,保證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及時調整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保證一定運動量。劉中霖建議意識到自己有情緒、心理方面問題的人不一定非要看心理醫生,可以先與好友傾訴、談心,學會積極調整心態和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果你覺得每天擠車壓力大,可以偶爾打車上班或者早些起床避開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