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冬季如何為寶寶補鈣?

冬天因為氣候、溫度的原因不能讓孩子充分的享受陽光, 直接影響了孩子對鈣的吸收, 這時候我們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幫寶寶補鈣, 比如:添加維生素D, 調節寶寶的飲食等。 如何能讓這些眾所周知的方法發揮最大的效率呢?看看專家給我們的建議吧!

最近總是聽周圍的媽媽抱怨, “天氣太冷了, 沒法讓寶寶好好曬太陽, 鈣吸收的一點都不好, 該怎麼辦啊?”, 作為媽媽我也身有同感, 看著孩子頭上的枕禿一天比一天大, 心裡確實很著急。 於是針對“冬天該如何給孩子補鈣”的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 聽了專家推薦的補鈣方案後,

我覺得有信心幫孩子擺脫“缺鈣”的壞名聲。

方案一:每天在最暖和的時候曬太陽

陽光可以使孩子體內形成維生素D, 促進鈣的吸收。 在低氣溫的冬天, 帶孩子到戶外曬太陽要講究策略, 儘量選擇一天中最暖和的時候。 專家建議, 寶寶每天曬太陽的時間應不少於2小時, 可以安排在上午10點以後, 下午4點之前, 各一次。 日曬時不要遮掩太嚴實, 儘量多露出皮膚, 也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對於較小嬰兒(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 在寒冷的日子儘量不要帶他到戶外, 如果孩子有缺鈣的表現,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適量的維生素D, 以彌補不能曬太陽, 促進鈣的吸收。

TIPS:寶寶缺鈣有何表現

缺鈣的寶寶經常愛哭, 夜睡不穩,

時有夜驚、夜啼, 全身經常多汗, 有時甚至浸濕枕巾和衣服。 由於汗液使頭皮發癢, 寶寶的頭就在枕頭上來回蹭, 把枕部的頭髮磨掉形成枕禿, 最長發生在寶寶出生幾個月內。 如果覺得孩子有缺鈣的表現, 最好帶他到醫院檢查。

方案二: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

在不方便帶孩子到戶外曬太陽的情況下, 要適當的補充維生素D:一歲以內的孩子來說, 每天服用400國際單位;一歲以上的孩子, 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 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戶外活動較多, 皮膚受陽光照射後會合成維生素D, 而且此時食物品種增多, 鈣和維生素D的來源較豐富。

專家解釋說, 我們常說的缺鈣實際上是缺少維生素D。 如果孩子體內維生素D含量不足,

就會引起鈣的吸收不足, 導致佝僂病, 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孩子和經常腹瀉、呼吸道感染的寶寶。 所以如果單純補鈣而不補充維生素D, 等於做了無用功。 與此同時, 維生素D在孩子體內存儲過度, 會引起蓄積中毒, 所以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方案三:堅持母乳餵養, 多吃些含鈣輔食

專家提示我們, 冬天給孩子補鈣的最有效,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食補。 首先, 堅持母乳餵養。 孩子所需的鈣主要來源於乳類。 而母乳中鈣吸收率要優於其他乳類, 母乳餵養的孩子較少發生缺鈣。 其次, 及時為孩子添加輔食, 可以選擇一些含鈣高的材料, 比如水產品中的蝦皮、海帶、魚骨粉等都是良好的鈣質來源, 每100克蝦皮含鈣多達成1760毫克。

大豆含鈣也不少,

但其表皮中含有較多的植酸, 會妨礙鈣質的吸收, 去皮後食用吸收率大大增加。 有些蔬菜如菠菜含鈣也很多, 如能先焯後炒, 去掉部分草酸後再吃, 也不失為鈣質的良好來源。 在此我們準備了幾種多鈣輔食的烹調方法:

大骨頭湯:

材料:大棒骨1~2根, 蔥、薑少許

製作方法:1、將買來的大棒骨洗淨, 敲裂或敲斷, 涼水下鍋, 放入骨頭,

2、燒開後, 撇去浮沫, 加蔥、薑、料酒, 用小火燉煮, 時間可長一些。

3、燉好後讓寶寶喝湯, 吃骨髓。

特點: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補鈣食品, 適合各年齡的寶寶。 該湯還可以加在寶寶的其它食品中, 混合餵養。 比如用骨頭湯下麵條, 蒸雞蛋羹等。

豆腐蝦皮蒸滑蛋:

材料:豬肉200克, 蝦皮100克, 雞蛋一個

製作方法: 1、將豬肉剁碎, 並放進鍋裡隔水蒸5分鐘,

2、將豆腐用勺子摁碎, 加入蝦皮、雞蛋和蔥花, 再把所有的材料調勻後倒入蒸好的肉碎上面, 加入適量的水分繼續調和,

3、隔水蒸10分鐘後, 即可食用。

特點:豆腐的含鈣量高, 加入蝦皮更使增添了它的功效, 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這個菜色的特點是嫩滑, 細碎乾澀的蝦皮淹沒在潤滑可口的雞蛋裡, 非常適合孩子的口感。

TIPS:不同年齡的寶寶每天所需鈣量

0~6個月, 每日鈣質的建議攝取量是每天400毫克;6~12個月, 每日鈣質的平均攝取是500毫克;1~3歲, 其鈣質的每日建議量是六百毫克。 父母可以由小孩每日所攝取的食物大約計算一下所攝取的鈣質, 是否達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如果為孩子添加鈣劑, 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不能給孩子盲目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