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怎么出汗才算健康

1、運動前喝熱水、熱粥

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 讓毛孔進入將開未開的狀態, 再鍛煉一段時間, 就能讓毛孔全部打開。 但運動后一定不要馬上吹空調、風扇或洗涼水澡, 要耐心等汗消退。

2、巧用生姜促汗出

生姜既暖脾胃, 又走表開汗孔。 經常在空調環境上班的人, 可以堅持喝生姜水, 比如茶葉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紅棗水等, 促進排汗。

3、靜坐一小時

每天定時關掉空調, 靜靜地坐一個小時, 培養身體主動出汗的能力。

4、曬15分鐘太陽

夏日陽光是人體出汗最佳的動力, 應每天上午9至10點或下午4至5點, 曬15分鐘左右的太陽。

5、自我發熱

可以用熱水袋、暖寶寶等貼在膝蓋上, 讓人體傳熱, 熱深入到皮膚深處, 或者用熱水泡腳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的人群外, 大多數人都適合依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主動出汗。 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出汗, 戶外活動不要讓自己過于疲乏勞累。 出汗后切忌喝冰鎮飲料, 要適當補充常溫下的白開水或淡鹽水, 少量多次攝入。

出汗過多虛脫怎么辦

失水型虛脫

如果主要是水分的丟失, 輕度的虛脫時會感到口渴, 隨著程度的加重意識會模糊不清, 仍然有出汗, 會有輕度的發熱。 如果病人不清醒的話, 及時補充水分并移到涼爽的地方則可迅速恢復。

缺鹽型虛脫

缺鹽為主者則感到口渴,

雖然會出現昏睡、嘔吐和肌肉痙攣, 但仍然保持著清醒。 這種情況一開始便應給予鹽水。 一茶匙食鹽加500毫升的水是比較合適的。 嚴重的虛脫可由于適應了氣候、適當的液體攝入和在餐中加鹽而得到預防。 鹽缺乏引起的痙攣也可用鹽水治療并得到預防。

如何選擇止汗劑

夏天時, 還是有很多人怕出汗選擇止汗劑的。 止汗劑其實也是一種化學產品, 到底如何挑選、如何正確使用你知道嗎?

專家建議, 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具有合格批號的產品, 這些產品一般采用的是專業的化學藥物成分, 安全度相對較高, 另外, 止汗劑在正式使用前, 應先在上臂內側試用, 如無紅斑、瘙癢等癥狀時才可放心使用, 以免引起過敏。

皮膚有損傷的部位不要使用, 且要小面積、局部使用, 以免皮膚吸收引起蓄積中毒。

盲目止汗有危險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現象, 是維持體溫恒定的一個重要環節, 人體通過汗液蒸發, 可以帶走多余的熱量, 降低體溫。 我們大可不必排斥一切出汗現象, 尤其是氣溫較高或者運動的時候。 盲目強行使用止汗劑, 頻繁使用止汗劑, 就會抑制人體的正常排汗。 人體的熱量無法排出, 可能會導致體溫過高, 從而產生頭暈、胸悶等癥狀, 甚至休克、死亡。

怎樣防止出汗多

愛出汗的人可以適量使用止汗露, 但一般人在夏天還是應采取自然散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講究衛生, 勤洗澡、勤換衣褲, 穿一些透氣性好的衣物, 這些都有助于汗液的蒸發,

減少汗液在體表的停留, 既健康, 又可以保持美觀。

另外, 飲食要清淡, 辛辣刺激性食物會讓人的體味加重, 所以應多吃些黃瓜、豆類等清淡食物。 如果汗多感覺皮膚不適的話, 可以適當地選用一些較為傳統的止汗產品, 如爽身粉, 相對較為安全。

如果明顯感覺汗太多、不正常時, 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和酒精慢性中毒等, 都可以引起汗多。 局部多汗有可能是交感神經損傷引起。 對于這些情況, 應該首先治療原發病, 而不是盲目使用止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