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幫助胎兒入盆有哪些小方法

作為孕婦來說, 非常關心一個問題, 那就是讓胎兒儘早的能夠入盆, 這對於分娩非常的重要, 只要能夠順利的入盆, 就能夠避免出現難產的情況, 所以在平時生活當中, 要積極的做一些調養工作, 平時孕婦不要經常久坐, 應該適度的運動鍛煉, 這樣都有助於胎兒及時的入盆, 比如說, 可以經常散散步, 做一些劃腿運動, 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爬樓梯, 這樣有助於鍛煉臀部和大腿的肌肉。

1、散步:

散步是眾多媽咪最愛的一項運動, 它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 鬆弛骨盆韌帶, 為分娩做預備。 散步時媽媽最好邊走動, 邊按摩, 每天兩次, 每次30分鐘左右。 散步最好選擇環境清幽的地方, 四周不要有污染物。

2、劃腿運動:

准媽咪可以在室內站好, 手扶椅背, 右腿固定, 左腿劃圈, 做畢還原, 換腿繼續做, 早晚各做5-6次。

3、小馬步:

准媽咪手扶桌沿, 雙腳平穩站立, 慢慢彎曲膝蓋, 骨盆下移,

兩腿膝蓋自然分開直到完全曲屈。 接著, 慢慢站起, 用腳力往上蹬, 直到雙腿及骨盆皆豎立為止, 重複數次。

4、腰部運動:

准媽咪手扶椅背, 緩緩吸氣, 同時手臂用力, 腳尖踮起, 腰部挺直, 使下腹部緊靠椅背, 然後慢慢呼氣, 手臂放鬆, 腳還原, 早晚各做5-6次。

5、骨盆運動:

准媽咪雙手雙膝著地, 吸氣弓背, 吐氣, 同時抬頭, 上半身儘量往上抬, 反復10次。

6、爬樓梯:

爬樓梯能鍛煉大腿和臀部肌肉群, 並幫助胎兒入盆, 使第一產程儘快到來。 平時媽媽可爬爬樓梯, 午後可找個小山走走。 覺得累的話要及時休息, 下樓梯時注意安全。

7、做體操:

產前孕婦是可以做體操來適當的提高入盆的效果的, 當然現在在國外比較流行, 因為體操不但可以促進入盆, 還可以適當的增加運動盆骨肌肉的彈性和柔韌性, 對於產前的工作做的還是很到位的。

8、陰部肌肉運動:

准媽咪可以仰臥在床上, 慢慢收縮陰部肌肉, 同時往上收臀部, 數到5後慢慢地落下, 反復10次。

9、坐小板凳或深蹲:

要促使胎兒頭部入盆, 根據多年臨床循證醫學的經驗, 反而是深蹲或者坐小板凳的運動方式更有利和更科學。 孕晚期(36周以後)可通過深蹲動作促進胎兒入盆。

具體方式是:雙腳平放在地面深蹲下去, 腳尖不要踮起來。 如感覺不適應, 做不了就不要勉強。 跟深蹲比起來, 坐小板凳效果更好,

因為坐在小板凳上, 可以看電視、摘菜或做簡單家務, 容易操作, 而且也比深蹲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