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關於知母的傳說

關於知母這味藥藥名的由來, 還有這樣一段有趣的傳說。

從前有個孤寡老太婆, 無兒無女, 年輕時靠挖藥為生。 因她不圖錢財, 把采來的藥草都送給了有病的窮人, 所以年老了卻毫無積蓄。 這苦日子倒能熬, 但老人有塊心病就是自己的認藥本事無人可傳, 想來想去, 她決定沿街討飯, 希望能遇上個可靠的後生, 認作乾兒子, 了卻自己的心病。

一天, 老人討飯來到一片村落, 向圍觀的眾人訴說了自己的心事。 一時間, 討飯老太要認乾兒子傳授采藥本事的消息便傳開了。 不久, 有一個富家公子找到了她。

這公子有自己的小算盤:“學會了認藥治病, 豈不多條巴結官宦的路子。 ”於是便把老太婆接到家裡, 好衣好飯伺候著。 但過了十幾天, 卻一直不見老太婆提藥草之事, 這天, 他假惺惺叫了老人一聲“媽”, 問起傳藥之事, 老太婆答道:“等上幾年再說吧。 ”這下子把公子氣得暴跳如雷, 他叫囂起來:“白養你幾年, 你想騙吃騙喝呀, 滾你的吧!”老人也不慍怒, 冷笑一聲, 換上自己的破衣裳, 離開了公子的家門。

她又開始沿街討飯。 沒多久, 又有個商人找到他, 願認她當乾媽。 這商人心裡盤算的是賣藥材, 賺大錢。 他把老太婆接到家, 先是好吃好喝招待, 可過了一個多月, 仍不見老人談傳藥之事, 心裡就忍不住了, 便又像公子一樣, 把老人趕出了家門。

一晃兩年過去了, 老人仍不停地沿街乞討, 說著心事, 竟被很多人當成瘋子、騙子。 這年冬天, 她蹣跚著來到一個偏遠山村, 因身心憔悴, 摔倒在一家門外。

響聲驚動了這家的主人。 主人是個年輕樵夫, 他把老太婆攙進屋裡, 噓寒問暖, 得知老人餓著肚子, 急忙讓妻子做了飯菜端上。 老人吃過飯就要走, 兩口子攔住了:“這大冷的天, 您上哪兒去呀­”當老人說還要去討飯時, 善良的兩口子十分同情, 勸她說:“您這把年紀了, 討飯多不容易, 要是不嫌我們窮, 就在這兒住下吧!”老人遲疑了一下, 最後點了點頭。

日子過得挺快, 轉眼春暖花開。 一天, 老人試探著說:“老這樣住你家我心裡過意不去, 還是讓我走吧。 ”樵夫急了:“您老沒兒女, 我們又沒了老人,

咱們湊成一家子過日子, 我們認您當媽, 這不挺好嗎­”老人落淚了, 終於道出了詳情。 而樵夫夫婦卻沒有介意:“都是受苦人, 圖啥報答呀, 您老能舒心就行了。 ”從此, 樵夫夫婦忙著活計, 很孝順老人, 老人就這樣過了3年多的幸福時光, 到了80歲的高齡。

這年夏天, 她突然對樵夫說:“孩子, 你背我到山上看看吧。 ”樵夫不明就裡, 但還是愉快地答應了老人。 他背著老人上坡下溝, 跑東串西, 累得汗流如雨, 但還不時和老人逗趣, 老人始終很開心。 當他們來到一片野草叢生的山坡時, 老人下地, 坐在一塊石頭上, 指著一叢線型葉子、開有白中帶紫條紋狀花朵的野草說:“把它的根挖來。 ”樵夫挖出一截黃褐色的草根問:“媽, 這是什麼­”老人說:“這是一種藥草,

能治肺熱咳嗽、身虛發燒之類的病, 用途可大啦。 孩子, 你知道為什麼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認藥麼­”樵夫想了想說:“媽是想找個老實厚道的人傳他認藥, 怕居心不良的人拿這本事去發財, 去坑害百姓!”老太婆點了點頭:“孩子, 你真懂得媽的心思。 這種藥還沒有名字, 你就叫它‘知母’吧。 ”

後來, 老太婆又教樵夫認識了許多種藥草。 老人故去後, 樵夫改行采藥, 但他一直牢記老人的話, 真心實意為窮人送藥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