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嘴巴裡的不同味道暗示什麼病?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口苦的感覺,也有很多人嘴裡經常有其他的味道,口酸、口甜、口鹹等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中醫專家的解釋是嘴裡五味雜陳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一味:口苦

表現:五心煩熱,口苦咽幹。

原因:由肝膽有熱、膽氣薰蒸所致,常與膽汁代謝失常有關,多見於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和肝膽腫瘤等。

應對策略: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

二味:口甜

表現: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噁心,身重肢倦。

原因:多由脾胃濕熱、肝脾疾火內蘊所致,常見於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亂。

應對策略:引起脾胃濕熱證的主要原因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療,病變反復活動與發展的結果。其次,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如縱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膩,嗜食辛辣,吸煙嗜酒等導致脾胃受傷,聚濕生熱。

由此可見,要預防脾胃濕熱的發生,首先要積極治療上述基礎疾病。同時,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飲食有節,勿吸煙,勿飲酒等。

三味:口酸

表現: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噁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症。

原因:由肝膽之熱乘脾所致,多見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

應對策略:應設法消除誘發因素。如徹底治療慢性胃炎,避免對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飲食及藥物,治療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雞湯等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牛奶,豆奶,奶油,菜泥,粥,麵條,麵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