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癌癥是由生活方式引起?澄清癌癥8個誤傳

超級食物能防癌?癌癥是人為引起的?關于癌癥, 各種說法眾說紛紜, 人們心中也是疑團不斷。 近日, 英國《每日快報》特別刊文, 幫助大眾走出癌癥認識的常見誤區。

誤傳1:癌癥是一種人為的現代病。 癌癥并不是到近代或現代才出現, 自從人類誕生, 癌癥就存在了。 只不過近年來, 人們越來越重視它, 醫生也能做出更準確的診斷。

誤傳2:癌癥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 生活方式的確會對患癌風險產生巨大影響, 以吸煙為例, 它占英國所有癌癥死亡病例中的1/4。 但是, 癌癥最大的風險因素是老齡化, 年齡越大, 就越有可能患上這種疾病。

誤傳3:超級食物可以預防癌癥。 很多食物被打上“超級食物”的標簽, 如藍莓、大蒜、綠茶等, 但是, 真正的超級食物是不存在的。 不過關注膳食結構, 對預防癌癥確實很有效, 比如食用大量且品種多樣化的果蔬, 而并非某種特定的果蔬。 降低患癌風險的最佳方法是養成長期的健康生活習慣, 如不吸煙、堅持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和少飲酒等。

誤傳4:酸性飲食會導致癌癥。 目前, 并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飲食會操縱整個身體的PH值, 或是對患癌產生顯著影響。 我們的血液通常呈弱堿性, 腎臟負責調節其酸堿度, 而血液的酸堿度并不會因所吃的食物而發生改變。

誤傳5:吃糖會讓癌癥惡化。 所有細胞都會利用糖,

并不僅僅是癌細胞。 為了避免給癌細胞提供“飼料”而禁止吃糖, 是因噎廢食的做法。 當然, 控制糖分的攝入, 對保持飲食平衡、避免超重等非常有必要。

誤傳6:碳酸氫鈉可以治癌。 有人認為“癌癥都是白色的”, 是由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 因此注射碳酸氫鈉可以治療。 事實上, 并沒有證據支持這種理論, 而且高劑量的碳酸氫鈉可能會導致嚴重甚至是致命的后果。

誤傳7:癌癥可以自然治愈。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某些癌癥的確可以預防和治愈, 如宮頸癌、乳腺癌等。 然而, 對于那些神奇的自然療法和奇跡般的療法, 并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來支持它們。 關鍵在于盡早采取正確的醫療手段。

誤傳8:人類戰勝不了癌癥。 悲觀主義者認為,

人們在抗擊癌癥領域一直原地踏步。 這種說法壓根就站不住腳。 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 在過去40年里, 英國癌癥患者的存活率增加了一倍;過去的10年里, 癌癥死亡率降低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