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巴特綜合征

巴特綜合征即Bartter綜合征以低血鉀性堿中毒, 血腎素、醛固酮增高但血壓正常, 腎小球旁器增生和肥大為特征。 早期表現為多尿、煩渴、便秘、厭食和嘔吐, 多見于5歲以下小兒, 已認為是由離子通道基因突變引起的臨床綜合征。 如果能在飲食中加入一些營養的食物, 或者使用一些簡單的偏方, 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偏方1

冬瓜500g與排骨同燉食用。 具有一定的利尿性作用, 可減輕腎臟以及心血管的負擔, 從而減少蛋白尿以及新功能衰竭發生的風險。

偏方2

酸棗100g直接食用。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檸檬酸, 對組織、神經具有很好的營養性作用。

偏方3

楊梅兩餐之間服用。 含有豐富的果酸、維生素C、果糖。 可降低血脂水平, 降低血糖水平, 增加血鉀水平, 能夠改善本病所致的低鉀血癥。

巴特綜合癥部分病人(10%小兒, 成人37%)無癥狀, 因其他原因就診時被診斷。 曾報告2例本病患者有特殊面容,

頭大、前額突出、臉呈三角形耳郭突出、大眼睛、口角下垂。 日常生活中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含有較多的鉀, 可酌情多吃西瓜、香蕉、柑桔、杏子、草莓、柚子、葡萄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芹菜、大蔥、馬鈴薯、毛豆、青蒜等含鉀也豐富, 海藻類, 含鉀元素相當豐富。 綠豆、赤小豆、蠶豆、黑豆、扁豆以及黃魚、雞肉、牛奶、玉米面、蕎麥面、向日葵籽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鉀。 多飲茶也很有好處, 因為茶葉中含鉀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