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胃脹需治療 切勿小視釀大禍

胃腸道的主要功能就是將我們吃進去的食物, 通過胃腸壁的肌肉蠕動, 以及消化液中的消化酶、膽汁等參與完成的一系列化學反應,

從而實現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 然而, 胃腸道的“工作”並不總是都能順利完成的, 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經歷。 這些不適大多可自愈, 但如果症狀明顯或反復發作, 將會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茶水煮飯有助消化

消化不良多表現為飯後腹部疼痛或不適, 常伴有噁心、噯氣、打嗝、肚子脹等。 其中, 噯氣、腹脹、腹痛、排氣過多、打嗝等多被認為是胃腸道脹氣。 胃腸道的氣體經口排出為噯氣, 經肛門排出為排氣, 還有一部分可被腸壁吸收。 正常成人每天胃腸道瀦留約100ml~150ml 的少量氣體, 當氣體量增多時, 就會有脹氣感。 長期的消化不良還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 消化不良只是臨床上的表現,

需與早期胃癌、胰、膽、肝臟疾病相鑒別, 所以消化不良患者應及早就醫。

胃腸道脹氣不可小視, 辨證施治才能確保有效治療。 首先應注意排查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臟與胰腺疾病、糖尿病、小腸吸收不良甚至胃腸道腫瘤或梗阻等, 也可能是大量吞氣造成的。

如屬於上述疾病引起的腹脹, 必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其次應避免焦慮、煩躁等情緒, 進食時應注意細嚼慢嚥, 以減少噯氣的發生。 避免或少食用易產氣的食物, 如豆類、白菜、包菜、黑麥、椰子、無花果、桑葚、核桃、甘蔗等。 少喝產氣飲料, 不嚼口香糖、檳榔, 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