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腰肌勞損無需治療?三招教你來緩解

現代人工作性質改變、生活節奏加快, 很多人常有反復腰酸、腰痛、受涼後加重的症狀, 這就是臨床上的腰背肌筋膜炎, 俗稱腰肌勞損。

在日常活動和運動當中, 人體的絕大部分力量都要靠腰椎及腰部肌肉來承擔。 如果久坐不動, 將導致腰背肌肉過度勞累, 椎間盤和椎旁肌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 便會陸續發生腰背肌肉的充血、炎症、纖維化和粘連, 出現慢性腰肌勞損。 隨著年齡增長, 疼痛發作的頻率增高、面積加大、持續時間延長、程度加重。 同時, 上述症狀具有勞動後加重、運動後減輕, 受涼後加重、保暖後減輕的特點。

嚴重時, 患者一個月不敢下地, 甚至打封閉針才能止痛——讓人無法挺直腰杆。

對於腰肌勞損, 一般的臥床、按摩、理療、熱敷、外敷、藥物均可短期減輕疼痛症狀, 但只管“舒服”、不管“治根”, 因為無法剷除它的兩個病因——衰老(20歲以後人體的椎間盤和韌帶開始老化)和勞累(伏案工作和家務勞動)。 同時, 所謂的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都不能做到“返老還童”或是“延緩衰老”, 而僅是緩解症狀。 因此腰肌勞損是“無需治療”, 也是“無法治療”的。 防治腰肌勞損的根本措施, 是靠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三點——注意姿勢、規律運動、鍛煉肌肉。

1.注意姿勢:坐姿挺拔, 也就是“坐如鐘”。 好的沙發和座椅都是保證腰椎的前凸。 最糟糕的坐姿是前傾約70°,

平臥腰椎為1.0倍負荷, 站立時為1.5倍負荷, 前傾約70°時則為2.5倍負荷(見圖)。 臥床時, 避免高枕和窩著看電視、看書——因為這樣還是彎著腰, 導致腰椎得不到真正休息, 僅僅休息了四肢。

2.規律運動:靜坐30分鐘後活動腰椎, 60分鐘後起來走一走——這與10分鐘的課間休息道理相通。

3.肌肉鍛煉:最好的趣味鍛煉是蛙泳, 每週2次, 一次600~800米, 出水換氣時抬頭、挺腰, 能在無負重狀態下有效地鍛煉腰背部肌肉群。 最經濟的方法是“小燕飛”:在床上採取俯臥位, 以腹部為支點, 雙臂夾緊盡力後展, 雙腿併攏繃腿繃腳尖稍微向上翹起, 頭頸部稍微抬起上昂(離開床面即可);持續5秒鐘, 放鬆5秒鐘, 一天60個(分2~3次)。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歐陽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