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標準粉 營養高

標準粉 營養高

有多少“全麥”名不副實

“全麥”我們可以理解為“整顆小麥”之意, 真正的全麥粉應該是用整粒小麥磨成的粉, 包含胚芽、胚乳和麩皮3部分結構的才是真正的全麥粉。 因此, 它基本保留了小麥原有的豐富膳食纖維、維生素B1等。 全麥的特點是顏色發黑, 質地粗糙, 麵粉中混有肉眼可見的麩皮。

但實際上, 我們在超市看到的有些“全麥粉”僅比普通精白麵粉稍稍灰黃一些, 既沒有麩皮, 也沒有粗糙的質地, 保質期也很長(1 2個月)。 這並不是真正的全麥粉, 只是研磨程度略粗于精白麵粉而已。 還有些“全麥粉”雖然有一點點麩皮,

但顯然是“後期處理”的結果。

至於全麥麵包等產品, 有名無實的比例就更大了。 和全麥麵粉一樣, 全麥麵包也沒有嚴格的標準和制度來規範, 所以不管是含有10%全麥粉, 還是含有50%全麥粉, 都可以冠上“全麥麵包”的美名。

有一位很有烘焙熱情而且非常細心的朋友, 花了很長時間, 在大大小小的超市尋覓了很久, 終於在一家小型連鎖超市捧回了一袋該超市自有品牌的“全麥粉”。 可打開一看, 該麵粉雖然較色澤亮白的精白麵粉灰暗一些, 但是並沒有傳說中肉眼可見的麩皮。 再仔細一看標籤, 鼻子都氣歪了:“產品名稱:全麥粉”一行下面, 赫然寫著“產品成分:標準粉”。

標準麵粉其實挺好

除了麵粉的名稱標識不規範之外,

這位元朋友的經歷也告訴我們, 全麥粉暫時還沒有走入尋常百姓家。 其實標準粉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首先, 真正的全麥麵粉並非盡善盡美, 不能作為惟一的主食。 整粒小麥包括3部分——胚芽(約占2.5%)、胚乳(約占85%)及麩皮(約占1 2.5%)。 其中, 胚芽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其他營養成分, 其缺點是容易氧化變質, 不耐儲存。 麩皮(以及靠近麩皮的部分)富含B族維生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營養價值較高, 但缺點是質地較粗糙, 褐色, 口感不佳, 要是作為主食天天吃, 過多的膳食纖維不僅會增加腸胃負擔, 也會降低吸收率。 全麥雖然營養價值高, 但也只適合摻入精製麵粉中粗細搭配食用。 而且, 因為它“不好看還紮嗓子”, 所以加工量很少, 消費者很容易買到成分不全的全麥粉。

當然, 比全麥粉摻精白粉更簡便的辦法, 就是直接購買標準粉。 我們所說的全麥粉、標準粉和精白粉, 是按照加工程度來劃分的。 一般來說, 加工程度越高, 損失的營養就越多, 但口感會越好。

標準粉的加工程度比全麥粉稍高, 比精加工麵粉要低, 100千克小麥大約產出85千克標準粉, 營養全面, 膳食纖維和維生素都比較高, 還有一定嚼頭。 所以, 標準粉相當於已經粗細搭配好了的麵粉, 在全麥難求的現狀下, 不失為最佳選擇。 另外, 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營養損失的問題。 比如在做饅頭時堿加多了, 就可能破壞維生素B1。 另外, 也可以喝點麵條湯和餃子湯, 以避免營養的二次損失——或許這就是“原湯化原食”吧!

TIPS:膳食指南中經常說的要少吃的精白麵粉, 一般指的是去掉了胚芽和麩皮(以及靠近麩皮的部分), 只剩下胚乳的麵粉, 其主要成分是澱粉, 營養價值較低, 但口感細膩, 顏色雪白, “賣相”和口感都非常招人喜歡。

小麥麵粉營養價值全面分析

小麥麵粉(特製)介紹小麥經磨制加工後, 即成為麵粉, 也稱小麥粉。 麵粉按加工精度和用途不同分為等級粉和專用粉兩大類:

(1)等級粉:按加工精度不同可分為特製粉、標準粉、普通粉三類;

(2)專用粉:專用粉是利用特殊品種小麥磨制而成的麵粉;或根據使用目的的需要, 在等級粉的基礎上加入食用增白劑、食用膨松劑、食用香精及其他成分, 混合均勻而製成的麵粉。 專用粉的種類多樣,

配方精確, 品質穩定, 為提高勞動效率、製作品質較好的面製品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麵粉中所含營養物質主要是澱粉, 其次還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

小麥麵粉(特製)的營養價值

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 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小麥麵粉(特製)的食用效果

養心、益腎、除熱、止渴。

小麥麵粉(特製)的存儲

存放時間適當長些的麵粉比新磨的麵粉的品質好。

小麥麵粉(特製)的烹飪小技巧

小麥麵粉還可以做成炒麵, 炒熟或者蒸熟, 適合老人小孩吃。 吃的時候用開水拌。

炒麵粉放些蔥花蒜苗香菜和鹽, 做包子餡, 也很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