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草地上曬太陽注意防皮炎

春日融融, 大家都按捺不住要出去走走, 趁大好春光到大自然中盡情地享受一番。 春遊能調節人的心理活動, 促進血液迴圈, 強健肺功能。 但是全家人身體素質都不一樣, 因此要出遊就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老兩口拉著手

背著藥慢點走

老年人旅遊要儘量選擇平原地區的旅遊景點, 而且不宜選擇離家太遠的地方, 太遠就容易產生疲勞。 最好是結伴而行, 老夫老妻一起出遊既可噓寒問暖, 又能互相關照。 如果登山, 應儘量選擇有索道的山, 即使爬累了, 也可改乘索道繼續遊覽, 樂趣一點兒不比登山少。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 有些風景區, 路面高低不平, 邊走路邊看景, 思想不集中容易被絆倒, 造成腳筋扭傷, 甚至造成骨折。 如果患有心臟病, 走路稍快就會胸悶氣短, 青年人走得快, 老年人不要追趕, 走路快可能會使心臟病加重。 老年人還要隨身背個包, 帶好平時控制血壓、血糖的藥和心臟病突發急救的藥物。

綠草地曬太陽

防潮寒防皮炎

進行日光浴之前要做好防曬護膚工作, 避免發生日光性皮炎。 在戶外不要席地而坐, 以免受潮生病。 俗話說:“冬不坐石, 夏不坐木。 ”如果久坐石凳, 寒涼侵入人體, 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調, 尤其容易傷及腎臟。 久置露天的木質椅凳, 由於露打雨淋, 含水分較多, 會向外散發潮氣,

在上面坐久了, 會誘發皮膚病、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

走進林花深處

戴口罩穿長褲

郊外的樹叢林帶, 空氣清新, 氧氣充足。 在靜謐、芬芳、清新的環境中, 聞聞花草樹木的清香, 聽聽鳥兒的啼唱, 閉目養神, 吐故納新, 放鬆大腦神經、刺激感官的靈敏性, 還可使肺功能得到改善, 這對於心腦血管病、神經衰弱以及呼吸道疾病都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但是過敏體質的人, 要做好防禦工作, 避免接觸可能引發過敏的環境, 或戴上口罩。 如果家裡有人對花粉過敏, 應儘量減少和花草的近距離接觸, 特別是不要隨便去聞花草, 出現花粉過敏的症狀應立即離開。 另外, 還需當心一些帶刺的花草和草叢中的昆蟲, 最好穿長衣長褲。

嘗嘗農家野菜

寶寶特別優待

很多人選擇去農家小院旅遊, 嘗嘗農家風味的野菜, 看看別樣的小院風情。 但是孩子最好不要喝生水, 不吃農家肥澆的菜。 蛔蟲蟲卵能在土壤中生存1~5年, 一般的調味品(如醬油、醋、辣椒等)都不能殺滅蟲卵。 另外, 還要告訴孩子不咬指甲, 不吸吮手指頭。

有相當一部分野菜, 如野芹菜、野蔥、灰菜、馬齒莧、槐花、野生小蒜等, 都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 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小孩子食用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孩子, 最好不要吃。

備用品

坐車帶個墊子 出遊時車程都不短, 老人坐車, 腰椎很容易和汽車產生共振, 會加速腰椎的退化、變形, 害得周圍組織肌肉也出現疲勞。 長時間坐車保持一個姿勢,

腰部會非常吃力, 給腰部墊一個墊子是非常好的防腰痛方法。 旅遊累了的時候拿出墊子再坐下, 還能防潮。

出門帶把雨傘 春天氣候多變, 冷熱異常, 而且還經常有風雨降臨, 出門旅行一定要對目的地的氣候作一番瞭解, 出行的衣物和鞋子要以保暖和防雨為主。 隨身帶一把雨傘也是很有用的, 晴天遮擋陽光, 雨天則能遮風避雨。

急救法

旅遊, 最怕途中生病, 尤其是長途旅行。 如果能掌握一些保健按摩的簡易方法, 就可能在旅途中為自己或他人解除一些病痛:

捏捏小腿止腰痛:

點按後腰部雙側的腎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半分鐘。 用雙手掌揉腰部20~30次。 拍打雙側腰部50次。 捏拿小腿後側(腓腸肌一帶)5~10次。

做做下蹲緩解下肢浮腫:

每隔2小時, 在車廂裡來回走動幾趟, 或做下蹲動作20次。 用右手掌按摩左大腿內側, 從上到下至足踝按摩20次, 再用同樣方法, 換左手按摩右大腿內側。

揉揉肚臍解水土不服:

在脊椎兩側自下而上推摩5分鐘。 摩腹, 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50次。 按摩內關穴(位於掌側腕橫紋上2寸處)、足三裡穴(膝蓋外側凹陷處直下3寸處)各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