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宜溫補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 趙欣
冷、冷、冷, 還沒有耐受深秋的蕭瑟, 就迎來冷風冷雨送到的立冬。 立冬節氣的來臨也就預示著真正意義冬季的到來。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冬過後, 草木凋零, 蟄蟲休眠, 秋糧入庫, 人們的戶外活動也減少了, 萬物活動趨於休止, 大家都到了修養生息的時候。
立冬以後, 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 晝短夜長更為明顯, 我們的睡眠應該順應節氣的變化, 以早睡晚起為宜, 避免熬夜耗傷氣血精液, 調整睡眠習慣可以說是秋冬養陰的第一步, 睡前可以用不超過42℃的溫水泡泡腳,
任何季節運動是不可少的, 即便是在立冬以後, 適度的運動可以提升陽氣, 促進氣血運行, 提高心肺功能, 並能提升人體對寒冷的耐受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預防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但是冬季以後運動時間的選擇應該注意, 要在太陽升起以後及天色變暗之前。 陽光照射是最天然的補充陽氣的方法, 同時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陽光照射,
立冬以後, 氣溫進一步降低, 體感溫度時寒冷的, 愛美的朋友們得注意增加衣物了, 做到美麗不凍人。 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對足踝、膝關節等肌肉、脂肪覆蓋較少的部位尤其要重點保護, 防止寒邪的入侵誘發腰腿疼痛、腹部墜脹冷痛, 月經不調(適齡女性朋友)等等。 另外老年人出門的時候除了注意增加衣物外, 要注意根據天氣情況佩戴圍巾、帽子、口罩等防寒衣物, 以防止天冷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等。
寒冷的天氣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
立冬以後的溫補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首先可以從溫補的粥類食物、湯羹類食物開始, 比如蓮子大棗小米粥、桂圓核桃芝麻栗子粥、薑母老鴨湯、當歸羊肉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通過溫補脾胃改善了運化機能, 為冬季進補備好了條件。 隨後就可以增加溫熱類食物的攝入, 比如說可以適度的吃一些燉肉、燉羊蠍子、火鍋類的食物, 偶爾可以適當吃一點偏辛辣的食物,
但是需要注意的的冬季寒冷但是乾燥, 在溫補的同時不要忘記了肺腎陰精的保護, 飲食中可注意選取銀耳、百合、荸薺、蓮藕、木耳、茭白、梨、柑橘類水果、各種新鮮的蔬菜等等養陰增液的食品進行搭配, 以防止燥火傷陰後出現的煩躁、口眼皮膚乾燥、牙痛、口瘡、鼻血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