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秋季飲食有8寶 常吃養生又滋補

秋天, 天氣乾燥很多人選擇在秋天裡養生滋補, 可是養生不只是喝碗滋補湯, 吃點補品那麼簡單, 要知道在什麼季節裡吃什麼食物最好, 那麼大家知道秋季吃什麼好呢?

 

1、百合

百合質地肥厚、甘美爽口, 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上品, 功擅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對肺結核、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及各種秋燥病症有較好療效。 熟食或煎湯, 可治療肺癆久咳、咳唾痰血、乾咳咽痛等症。

百合煮粥, 更增其補益潤肺之力, 正如《本草綱目》所言“百合粥潤肺調中”, 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之功。 適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熱或肺燥乾咳、涕淚過多、熱病恢復期餘熱未盡、精神恍惚、坐臥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2、芝麻

《神農本草經》中說, 芝麻能“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精益髓”。 芝麻中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 使皮膚更加白皙光澤, 其養血的功效對皮膚粗糙、乾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芝麻除了可以做成甜品“芝麻糊”外, 用來煮粥、煲湯都可以是不錯的選擇。

3、芹菜

芹菜也是寒性的蔬菜, 它可以清熱解毒, 而且芹菜含有大量粗纖維, 可刺激腸胃蠕動, 對通便排毒也很有好處。

芹菜有發散體內濕熱的功效, 平肝健胃, 促進胃液分泌, 增進食欲, 並有祛啖作用。 芹菜可與香乾、肉絲等炒食。

4、山藥

最適合秋季進補食物就是山藥, 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 還兼具有食物和藥雙重功能, 其本身就是一味中藥, 同時也是我們中醫常用來製作藥膳的重要食材。

中醫認為, 秋天吃山藥有補腎益精、健胃益脾、益肺止咳等豐富功效。 因為山藥中含有有助於促進脾胃消化吸收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有效物質, 同時還富含能阻止血脂沉澱在血管壁、形成血栓的多種蛋白酶, 能夠對預防心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功效, 尤其是老年人, 吃山藥進補非常好, 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5、蓮藕

秋天最怕秋燥, 而潔白的蓮藕卻可以清熱潤肺、涼血行瘀。 蓮藕好吃, 而且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

生榨汁可以清涼潤燥, 熟煮可以養胃補脾。

蓮藕也有七孔和九孔之分, 七孔蓮藕的澱粉含量比較高, 而水分相對比較少, 質地糯軟、不脆, 適合用來做湯, 蓮藕湯清香回甘, 十分滋補;而九孔蓮藕的水分含量則比較高, 質地脆嫩多汁, 適合用來涼拌或清炒, 脆嫩多汁的口感十分好。

6、蘿蔔

俗語稱“秋吃蘿蔔賽人參”, 乾燥的秋冬, 清熱祛火的蘿蔔是最當令的健康美味, 正適合生津止渴、化痰止咳, 潤肺除燥。 此外, 蘿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且能促進消化, 順氣利便。

胡蘿蔔被譽為“皮膚食品”, 能潤澤肌膚。 另外, 胡蘿蔔含有豐富的果膠物質, 可與汞結合, 使人體裡的有害成分得以排除, 肌膚看起來更加細膩紅潤。

7、蜂蜜

古代醫家提出應對秋燥最佳的食療方為“朝朝鹽水,

晚晚蜜湯”。 蜂蜜是十分常見的滋補食品, 同時蜂蜜也是一種藥物。 《本草綱目》亦言:“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 補中也, 解毒也, 潤燥也, 止痛也。 ”

蜂蜜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解毒等功效, 常用於治療脘腹虛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目赤口瘡、潰瘍不斂、風疹瘙癢、水火燙傷、手足皸裂等。

8、菠菜

唐朝《食療本草》記載:菠菜可“利五臟, 通腸胃, 解酒毒。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菠菜味甘性涼, 能潤燥養肝、養血止血, 起到調節腸胃, 疏通便秘的作用。 這是因為,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 能幫助胃腸道蠕動, 並促進胃和胰腺的分泌, 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

特別是在進食油膩食物後, 菠菜在促進消化和排便的同時, 起到“去火”、“除燥”的效果。

秋季飲食注意事項

1、秋季飲食應防燥護陰、滋腎潤肺

秋天為收穫的季節, 上市的蔬菜、瓜果品種較多, 人們宜食花生、泥鰍、白鴨肉、鰣魚、山藥、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紅棗、蓮子、葡萄、甘蔗等柔潤之品。 秋季乾燥, 容易出現諸如皮膚乾燥、皸裂和口角炎等症,此時,應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牛奶、蜂蜜等。

2、秋季進補宜滋陰潤燥

秋天人們感到口鼻乾燥、咽幹喉痛、皮膚乾裂,說明燥氣消耗人體之津液,津液既傷,滋補津液就是秋季常用的補法。秋燥引起肺虛時,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蜂蜜等益補肺氣;引起肺陰虛證象時,可用核桃肉、芡實、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參、豬皮、雞肉等分別滋養胃陰及肝、腎。

3、秋季飲食要有“禦寒”功效

秋天,特別是深秋,天氣變寒,人們可通過飲食增加熱能的供給,多吃雞、魚、肉、蛋、豆製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乾果等富含高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易消化的食物。

4、秋季飲食還應注意防病

秋季涼爽,人體食欲大增,暴飲暴食使胃腸負擔加重,功能紊亂,特別是秋季晝夜溫差較大,腹部著涼後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因此應注意食品的衛生,把住“病從口入”關。另外,秋天氣候涼爽,味覺增強,飲食過量,汗液分泌減少,應防止肥胖。

上一篇:秋季飲食養生 做好4“宜” 下一篇:十月飲食養生 別錯過這“三芋” 標籤閱讀:百合養生秋季飲食 分享到: 容易出現諸如皮膚乾燥、皸裂和口角炎等症,此時,應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牛奶、蜂蜜等。

2、秋季進補宜滋陰潤燥

秋天人們感到口鼻乾燥、咽幹喉痛、皮膚乾裂,說明燥氣消耗人體之津液,津液既傷,滋補津液就是秋季常用的補法。秋燥引起肺虛時,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蜂蜜等益補肺氣;引起肺陰虛證象時,可用核桃肉、芡實、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參、豬皮、雞肉等分別滋養胃陰及肝、腎。

3、秋季飲食要有“禦寒”功效

秋天,特別是深秋,天氣變寒,人們可通過飲食增加熱能的供給,多吃雞、魚、肉、蛋、豆製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乾果等富含高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易消化的食物。

4、秋季飲食還應注意防病

秋季涼爽,人體食欲大增,暴飲暴食使胃腸負擔加重,功能紊亂,特別是秋季晝夜溫差較大,腹部著涼後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因此應注意食品的衛生,把住“病從口入”關。另外,秋天氣候涼爽,味覺增強,飲食過量,汗液分泌減少,應防止肥胖。

上一篇:秋季飲食養生 做好4“宜” 下一篇:十月飲食養生 別錯過這“三芋” 標籤閱讀:百合養生秋季飲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