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入伏後容易心煩氣躁 如何避免情緒中暑

入伏以後, 不少人發現自己的性情大變, 容易煩躁生氣, 這種問題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說的情緒中暑。 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來看, 一種是本身有精神疾病的人, 天氣熱的時候病情會波動, 需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另一種則是像你雖說夠不上疾病, 但整個人心浮氣躁, 有點像女人到了更年期。

三伏天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調整情緒

一是生活上的調整

按時睡覺,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同時清淡飲食、多喝水、少喝酒, 多吃點大豆、牛奶、葡萄等含鈣、磷豐富的食物。

二是認知上的調整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在想要發脾氣的時候靜坐沉思, 閉上眼睛想像森林、藍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涼爽、冷靜的情景, 就像是打開了自己心理上的空調, 給心靈創造一個吹風納涼的機會。

三是行為上的調整

如果室外太悶熱的話, 可以適當做點室內的運動, 如打羽毛球、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同時, 多創造機會跟朋友溝通, 都有助於舒緩壓力、排解心中的煩悶, 從而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起來。 當然, 如果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的話, 給自己放個長假也是個有效方法。

三伏天飲食養生

1、多酸多甘

由於夏季天氣炎熱, 不少朋友喜冷飲,

喝水多, 導致濕氣侵入體內, 而外濕入內, 使水濕固脾, 引起脾胃升降, 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 出現積水為患, 引起食欲不振等。 建議三伏天應多吃性酸的食物, 如西瓜等。

2、補氣去火

火辣辣的夏天容易讓人情緒躁動不安, 很多朋友會不自覺的感到火氣上漲, 還控制不住, 這種情況下“去火”很重要, 三伏天祛火的食物最好是涼性的瓜果蔬菜, 如苦瓜, 番茄等。 同時夏季可多喝羊奶, 羊奶味甘, 性溫, 入肝、胃、心、腎經, 有溫潤補虛養血的良好功效, 重要的是羊奶不上火, 過敏體質的朋友更合適喝羊奶。

3、新鮮乾淨

夏季朋友們會常感食欲減退, 脾胃功能較為遲鈍, 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 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 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 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 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4、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 冬為陰, 夏為陽, 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 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 人體陽氣, 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

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 三伏天, 人稍勞作或運動, 就大量出汗, 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 因此, 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參考網站: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