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腦卒中急救的黃金60分鐘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腦卒中醫療品質控制中心專家組組長、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強調,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療關鍵在於發作後3小時內給予積極的溶栓治療, 由於國內長期以來急性卒中救治流程規範度不足、院前或院內延誤等原因, 導致絕大多數卒中患者無法在推薦的治療“時間窗”內, 接受規範的rt-PA溶栓治療。 我國患者到院至用藥時間明顯長於其他發達國家, 達115分鐘, 主要延誤在從影像檢查到給予溶栓治療的時間。 因科室與科室銜接不暢等原因造成。 同時, 病人和家屬對卒中早期症狀的知曉率低,

沒有對發病症狀做出正確判斷, 並儘快送患者到醫院, 影響了搶救效果。

院前救治與院內用藥各接近“60分鐘”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董強教授說:“院前急救缺位, 院內延誤, 導致全國醫院能在3小時內到達醫院接受溶栓治療的人數占整個腦卒中患者的21%。 而在赫爾辛基的醫療機構, 腦卒中DNT的時間大約在20分鐘。 在我國首先要解決醫生、醫院、醫療流程中影響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救治的問題, 改善院前救治, 而非治療帶來的風險問題。 我們希望能在救治中形成兩個60分鐘:未來卒中院前救治越來越接近60分鐘, 到院至用藥時間越來越接近6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