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人醒早了 靜坐半小時

步入老年後, 很多人的睡眠品質開始下降, 深度睡眠減少, 睡眠週期也隨之縮短。 這是因為老人氣血衰少, 五臟之氣不夠充足所致。 中國古代養生講究“天人相應”, 老人一般夏天5點左右、冬天6點左右睡醒, 每晚能保證5.5~7小時的睡眠, 就不必過於擔心。

早醒時, 要給身體“3個1分鐘”。 有些老人睡醒時天還沒亮, 但困意已經全消。 此時, 不妨順應自己的身體, 好好利用早起的這段時間, 休養身心。 需注意的是, 老人起床不能過猛, 至少要給身體“3個1分鐘”的緩衝時間, 即靜臥1分鐘後再起身、起身後在床頭靠1分鐘、起床後雙腿下垂1分鐘,

避免氣血上沖, 使血壓突然波動, 引起頭暈、乏力等症狀。

起床後, 先試試打坐30分鐘。 早起後, 老人可以先試試打坐。 盤腿姿勢順其自然, 採取簡單的初學者姿勢、單盤或散盤均可, 但一定要保證氣血通暢、身體舒適。 閉上眼睛靜坐, 可以進行有節奏的深呼吸練習, 幫助增加肺部含氧量, 從而增加全身臟器、血管的含氧量, 提升人體活力。 打坐時間太短起不到效果, 一般以30分鐘為宜, 但若感到體力不支, 尤其是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 則不必勉強。 如果打坐後感到困倦, 可以再睡個回籠覺;如果打坐後神清氣爽, 可根據自身情況, 從事以下活動。

1.拍打全身。 從頭到腳, 從軀幹到四肢, 輕輕拍打全身, 能調整人體氣息運行, 使氣血更通暢。

不僅能使人體陽氣得到生髮, 一天都有精神, 也有助於提升晚間睡眠品質。

2.輕體力活動。 可以做家務, 如澆花、喂魚、掃地、收拾房間等, 或者到客廳裡活動活動, 做些簡單易行、強度較小的運動, 如壓腿、體轉運動、伸展運動等。

3.做喜歡之事。 老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 做些喜歡的事情, 如練習書法、背書、練習交際舞、抖空竹等, 但動作不能過於激烈、精神不能太緊張。

起得早的老人, 有些事情不能做。 1.不宜外出鍛煉。 天還未亮時, 戶外光線弱、空氣品質不好, 不利於運動。

2.別急著吃早飯。 太早吃早餐等於逼迫消化系統持續疲憊作戰, 長此以往, 會干擾胃腸道的正常休息, 加重胃腸道負擔。 早餐最好安排在早上七八點, 這一時間段胃經當令,

營養更易吸收。 此外, 如果早餐吃太早, 兩餐間隔太久, 中午時更容易出現血糖過低等症狀, 不利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