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如何緩解耳鳴,老中醫治耳鳴有妙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身邊什麼都沒有, 耳朵裡卻不停地傳來嗡嗡嗡的蟲鳴聲。 這就是典型的耳鳴現象。 耳鳴對於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 最常見的就是讓人感覺心煩意亂、難以入眠。 對於耳鳴, 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一: 按耳法

1: 坐定, 搓掌心50次, 趁掌心熱時緊按雙側耳門。 如此6次, 連做2~3天, 治療時要心情淡然清靜, 方能奏效。

二: 屏氣法

1: 定息靜坐, 咬緊牙關, 以兩指捏鼻孔, 怒目睜大眼, 使氣進入耳竅, 至感覺轟轟有聲為止。 每日數次, 連做2~3天。

三: 揉風池法

1: 風池穴位於頸後部枕骨下兩側,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段之間的凹陷處。 用拇指按揉以感覺酸脹為佳, 每次按揉1分鐘, 每天3次。 按揉風池穴, 能夠有效增加耳內血液供應, 對神經性耳鳴效果最理想。

四: 咬牙切齒法

1: 耳鳴時咬牙。 右邊耳鳴, 咬左邊牙;左邊耳鳴, 咬右邊牙;兩耳齊鳴, 咬兩邊牙。

五: 鳴天鼓法

1: 每日清晨和睡前, 將兩手掌搓熱後按緊兩側耳廓, 手指併攏貼於頭頂或枕部, 食指疊在中指上, 然後食指用力滑彈枕部或頭頂, 以聽到有鼓鳴音為好, 每次彈20~40下。

六: 按揉耳周穴位法

1: 用兩手拇指端, 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翳風穴, 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 按揉時注意張開嘴, 每穴1分鐘。 聽宮穴位於耳屏的前方, 張開嘴此處呈凹陷狀。 此穴具有宣通氣血, 開竅聰耳之功效,

對耳病, 尤其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翳風穴位於耳垂後顳骨乳突與下頜角之間中點處, 此穴具有通絡活血, 安神通耳之功效, 對耳部疾患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七: 推摩耳根法

1: 食指放在耳前, 拇指放在耳後, 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 每次40~50下。 推後感覺耳部發熱, 面部、頭部也會有發熱的感覺。

八: 由於耳鳴常常與工作壓

、情緒和睡眠有關, 故改善工作和生活習慣是緩解耳鳴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