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中年防脫髮指南 3招養出秀髮

每天掉100根屬脫髮

人的頭髮是週期性生長的, 分成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生長期的頭髮就是不斷在往長了生長, 一般每個月大概長1釐米, 頭髮85%以上都是屬於生長期的毛髮, 休止期的毛髮大概占10~14%左右, 退行期的毛髮占1%, 生長期的毛髮一般可以長三年, 退行期大概是三周, 休止期大概是三個月。 處於休止期的頭髮在洗頭、梳頭或搔頭皮時, 將隨之脫落。 多數人一般每天脫落不超過100根, 這屬於正常現象, 不必在意。

如果每天脫髮超過100根, 且持續超過兩個月以上, 基本可以確診脫髮。 脫髮的主要症狀是頭皮油膩、毛囊萎縮,

頭髮脫落, 易斷, 油多無彈性。 若是男性脫髮, 主要是前頭與頭頂部, 前額的髮際與鬢角往上移, 前頭與頂部的頭髮稀疏、變黃、變軟, 額頂部一片光禿;女性脫髮在頭頂部, 頭髮變成稀疏, 但不會像男性一樣“前禿”。

精神壓力是主因

造成脫髮的原因很多, 包括先天性、遺傳性、免疫性、化學性、季節性等原因。 除遺傳、病理因素外, 目前造成脫髮現象主要有:精神壓力、不規律作息、不健康的飲食等。

精神壓力過大時, 血液熱毒積累, 常常出現脫髮增多。 在精神壓力的作用下, 人體立毛肌收縮、頭髮直立, 植物神經或中樞神經機能發生紊亂, 毛囊發生大改變和營養不良, 從而導致頭髮生長功能抑制, 毛髮進入休止期而出現脫髮。

其次, 不良生活作息如經常失眠、加班、入睡時間晚與不午休的人易脫髮。 經常吸煙、嗜酒也易造成脫髮。 香煙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 造成血液迴圈不暢, 加速頭髮脫落;而酒在體內分解時產生的乙醚具有排開血液中的氧及養分的功能, 不利於頭髮生長。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 就是很多女性的過度減肥。 頭髮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叫做魚朊的蛋白質, 其由蛋白質和銅、鐵、鋅等微量元素組成, 而如果為減肥過度的節食, 這些營養物質就會攝入不足, 頭髮也會出現營養不良而脫落。

一旦發生脫髮, 要經過皮膚科專業醫生診斷, 明確脫髮屬於哪種類型後, 再進行正確醫治。 脫髮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須到正規的醫院就醫,

看到治療效果最少要3個月, 甚至可能要到一兩年之後, 不可操之過急。

3招養出秀髮

從年輕起就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中年開始就應該採取措施預防脫髮。

第一, 選對洗髮水。 現在, 市面上大多洗髮水都是化學成分的, 對頭皮、發質傷害都很大。 建議脫髮人群不要濫用, 儘量不要用脫脂性強或鹼性洗髮劑, 以免頭髮乾燥, 頭皮壞死。 最好選用對頭皮無刺激性的無酸性天然洗髮劑, 比如以生薑、皂角、芝麻為主要成分的純植物洗髮水。 洗頭的間隔最好是兩天一次。 正確的洗髮方法是:先在掌心揉出豐富的洗髮水泡沫, 再用指肚輕輕按摩頭皮, 儘量保持一段時間再沖洗, 達到充分的清潔和去屑效果。

第二, 燙染頭髮不要過於頻繁。

燙髮、染髮極易損傷毛囊, 造成頭髮大片脫落, 引起脫髮。 一些保濕定型類化學產品也對頭髮不利。 建議不要為追求美感而頻繁燙染, 簡單的造型才是最美的。 要少用吹風機, 吹風機的高溫, 會破壞毛髮組織, 損傷頭皮, 因此要避免總吹風。

第三, 勤梳頭, 勤按摩。 每日睡覺前和次日起床後, 將雙手十指插入發內, 從前額經頭頂到後腦揉搓頭皮, 每次2~4分鐘。 經常按摩頭皮, 可改善頭皮營養, 調節皮脂分泌, 促進頭皮血液迴圈, 增進局部的新陳代謝, 頭髮得以滋潤生長。 或者每日睡前堅持用牛角梳梳頭也可以。

有效內調預防脫髮

除了生髮產品外, 配合內部調理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頭髮現狀, 並防止再次出現脫髮現象。 保證充足睡眠。

生理代謝期主要集中在晚上, 特別22時至淩晨2時之間, 這一段時間睡眠充足, 可以使頭髮正常新陳代謝, 避免營養失去平衡。 儘量做到每天睡眠不少於6個小時,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保持適當的運動, 經常進行深呼吸、散步等, 既可提高身體免疫力, 還可以消除精神疲勞。

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對於頭髮健康十分重要。 一方面, 脫髮與精神因素有關, 放鬆心情有利於改善脫髮。 另一方面, 放鬆心情對於改善頭皮瘙癢也有好處。 學會釋放壓力, 轉移注意力, 焦慮不安會使脫髮速度加快, 而心情舒暢則可以減輕脫髮症狀。

頭髮的生長、代謝與飲食營養有很大關係。 鐵、硫、維生素A、維生素E和優質蛋白質, 是頭髮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因而飲食要以上述元素為側重, 並多食些粗纖維食品與雜糧, 減少油脂分泌, 少吃肥肉、豬油、動物內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