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吃穿山甲的好處

我現在在坐月子, 老人家說吃穿山甲對通乳有幫助, 穿山甲有啥好處了?

【用量】 5g~10g。

【禁忌】癰疽已潰, 氣血虛者忌用。

【附注】

我國穿山甲的產量少, 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尚須自越南、緬甸、印尼等地進口。 一般進口商品分為大甲片與小甲片。 大甲片呈灰黃色, 又稱為“銅甲片”, 品質較次, 民間常製成搔癢器;小甲片呈褐色, 又稱為“鐵甲片”, 品質較優。

【性狀】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狀或半折合狀, 中間較厚, 邊緣較薄, 大小不一, 長寬各為0.7~5cm。 外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 有光澤, 寬端有數十條排列整齊的縱紋及數條橫線紋;窄端光滑。

內表面色較淺, 中部有一條明顯突起的弓形橫向棱線, 其下方有數條與棱線相平行的細紋。 角質, 半透明, 堅韌而有彈性, 不易折斷。 氣微腥, 味淡。

【鑒別】取本品粗粉約1g, 加氯仿60ml, 加熱回流4 小時, 放冷, 濾過, 濾液蒸幹, 殘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 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穿山甲對照藥材1g, 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 以苯-丙酮(20:1)為展開劑, 展開, 取出, 晾乾, 噴以醋酐-硫酸(9:1) 的混合液, 在80℃加熱數分鐘, 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螢光斑點。

【性味歸經】鹹, 微寒。 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通經下乳,

消腫排膿, 搜風通絡。 用於經閉癓瘕, 乳汁不通, 癰腫瘡毒, 關節痹痛, 麻木拘攣。

【用法用量】 5~9g, 一般炮炙後用。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本品為常用中藥, 原名“鯪鯉甲”, 始于“名醫別錄”, 列為下品。 宋“圖經本草”稱為“穿山甲”。

[採制]

全年均可捕捉, 遇著時撒泥沙於其身上或利用狗至陵墓的洞穴去找。 穿山甲見到狗或被撒上泥沙, 身體即刻蜷縮成球狀, 靜止不動, 此時極易捕捉。 捕獲後殺死, 去淨骨肉, 曬乾, 即為甲殼(亦稱甲張)。 將甲殼置沸水中, 甲片自行脫落, 曬乾;或將甲殼放入石灰水中, 爛去皮肉, 以清水洗淨, 曬乾。 或捉到後即刻放入沸水中燙, 甲片自行脫落, 曬乾亦可。

[炮製]

取漂淨的山甲片, 按大小分開。 先將砂土置鍋內炒熱,

倒入山甲片同炒至鼓起呈金黃色, 取出, 篩去砂土, 趁熱放入醋盆內攪拌, (每100斤用醋40斤)浸濕後撈出, 曬乾即成。

[產地及銷售習慣] 主產於廣西百色、宜山、田東、龍津、靖西、河池, 雲南思茅、普洱、永平、大姚, 貴州榕江、印江、湄潭、錦屏、獨山, 廣東海南島、佛山、臺山、平遠, 湖南邵陽、黔陽、常德, 浙江景甯、龍金、青田, 福建建陽、建甌, 臺灣嘉義等;以廣西、雲南、貴州產量較大, 銷全國各地;此外四川、江西、湖北、安徽等地亦有出產。

[化學成份]

鱗片含大量的角蛋白, 粗蛋白含量為85.35%, 另含甾體皂甙元。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本品因生長部位不同, 形狀大小也不一致, 一般呈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 中央較厚, 邊緣較薄, 背面有縱的生長線紋, 腹面底部近緣或有數條橫皺紋。

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 腹面色淡, 較滑潤。 角質, 微透明, 堅韌有彈性;很難折斷。 臭微腥, 味鹹。

以片較小、色棕黑或棕黃、無腥氣、不帶皮肉者為佳。

[效用]

[性味] 鹹, 微寒。

[功用] 活血通絡, 消腫排膿, 下乳汁。

[臨床應用]

1. 用於血滯經閉, 症瘕結塊, 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症。 穿山甲善於走竄, 性專行散, 能活血散瘀、通行經絡, 故可用治上述諸種症候。 用於血滯經閉, 可與當歸、川芎、赤芍、紅花等同用;用治症瘕痞塊, 配伍三棱、莪術等藥同用;用治風濕痹痛, 可配合當歸、川芎、羌活、防風等同用。

2. 用於乳汁不通。 穿山甲有較佳的通下乳汁功效, 用於產後乳汁不通, 可單味為末, 黃酒送服。 為增強下乳功效, 多與王不留行配伍;若產後氣血兩虛、乳汁稀少,

可合益氣補血的黃耆、當歸等藥同用。

3. 用於癰腫初起或膿成不潰等症。 穿山甲有消腫排膿的功效, 能使癰腫未成膿者消, 已化膿者速潰, 在臨床上常與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等同用;如癰疽已潰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