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女子20多歲開始掉牙 原來是乾燥綜合征造成唾液太少

李女士今年40多歲, 這個年齡, 照理說牙口應該還不錯, 但她卻滿嘴都是假牙。

20多年前, 李女士發現自己牙齒開始鬆動。 一開始她以為是齲齒, 但後來牙齒一顆接著一顆掉, 才覺得不對勁。

最近, 她開始劇烈地咳嗽, 肺部、支氣管都感到不適, 輾轉多家醫院、多個科室後, 她找到了浙江省新華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風濕科主任王新昌主任醫師。

根據李女士的症狀, 王新昌醫生懷疑是乾燥綜合征, 後續的一系列檢查也驗證了他的猜測。

王新昌醫生解釋說, 口腔內的唾液有殺菌、滅菌, 保護牙釉質的作用。

乾燥綜合徵引起患者唾液腺病變, 唾液黏蛋白缺少, 牙齒失去保護, 所以全部脫落, “基本上乾燥綜合征患者都會出現掉牙的情況。 ”

他詢問發現, 李女士二十多年來一直都有乾燥綜合征的症狀, 只是她沒重視, 直到現在影響到肺部。

因為口幹, 她完全吃不下麵包、餅乾這類比較幹的食物, 吃米飯必須泡水, 吃蘋果得刮成粉狀。 因為眼睛乾澀, 她母親去世的時候一滴眼淚都流不出, 為此親戚還在背後指指點點。

中醫認為, 立秋之後, 陽收陰長, 天氣轉涼, 雨水減少, 蕭瑟燥涼, 此時燥邪傷人是其主要特點, 故有“秋燥”之稱, 並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症狀統稱為“秋燥症”。

“秋燥症”也有口幹、眼幹、皮膚乾燥及便秘等症狀, 那它跟“乾燥綜合征”有什麼區別呢?首屆全國名中醫、973首席專家、風濕病知名專家范永升教授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一般“秋燥症”只要注意適當多飲水, 飲食上少吃或不吃燥熱之品, 而適當多吃一些滋潤的食物, 如雪梨、銀耳、百合、蘿蔔、蓮藕、荸薺、蜂蜜等, 必要時可以通過中醫辨證調理, 服用一些養陰潤燥的中藥後, 往往就可以緩解秋燥症狀, 而且隨著氣候的變化, 秋燥的症狀也會得到自然改善。

“乾燥綜合征”則不然, 患者需要及時到醫院風濕免疫病科就診, 請醫生給予治療, 包括局部替代治療和全身治療。 (記者 張冰清、通訊員 蔣明 沈笑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