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如何判身體的濕度?有什麼食療湯可以祛濕?

陰雨天氣缺少陽光, 氣溫低、氣壓低, 環境變得灰暗潮濕, 人的機體調節功能也容易出現問題, 導致疾病的發生。 加上天氣對生活造成的不便, 使人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導致煩躁失眠、莫名發火等。

怎麼判斷身體的濕度?

科學研究表明, 過高的相對濕度會引起人體產生應激性的反應, 從而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正常情況下, 人體對於外界的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有天然的調 節功能, 但當相對濕度達到65%以上時, 大量的濕氣會通過人的口鼻、皮膚等部位進入人體, 此時一些體質較弱的人就容易出現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的情況,

導致大量的濕氣滯留在體內, 從而引發濕邪。

此病在外的直接表現就是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臉上雀斑加重等等, 如果你長期處在潮濕的環境中而身體也有了以上的一些表現, 那麼可以肯定的說:你身體裡的濕氣過重了。

祛濕的食療方

1、清熱祛濕湯(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 粉葛250克, 赤小豆50克, 扁豆50克, 陳皮半個, 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 粉葛去皮切塊,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 去濕, 清熱毒。

2、草龜祛濕湯(3~5人分量)

材料:草龜500克, 豬肉200克, 新鮮土伏苓250克, 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伏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去濕及解毒功能。

3、黃瓜祛濕湯

材料: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 粳米25克, 鴨腎2個, 清水適量。

做法: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 陳皮略浸泡、刮囊、洗淨, 鴨腎洗淨、飛水、切片, 粳米淘洗乾淨。 砂鍋加清水, 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 先猛火煲開, 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有清熱解之效, 適應煩熱, 咽喉痛, 小便赤熱等症。

4、蔥薑蒜妙用祛濕

蔥、薑、蒜的妙用:蔥、薑、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 它們在為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 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 比如, 針對體內的濕氣, 就可以嘗試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 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 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 病症就會有所緩解, 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