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長夏季節保護脾胃 遠離濕氣

文章導讀

長夏季節是夏季之後的一個季節, 以纏綿的雨季為多, 所以這個時節就要保護好我們的脾胃, 不讓濕氣侵襲我們的身體。

農曆六月, 古稱長夏, 此時自然 氣候有一個顯著特點, 即雨水較多, 濕氣偏盛, 因而如同春風、夏暑、秋燥、冬寒一樣, 濕就成為長夏的主氣。 濕氣過盛, 可作為致病邪氣傷人, 而人為濕侵, 又有 內外之分。 外濕多由淋雨、涉水或久處濕地, 水濕上騰而引起;內濕則是因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冷飲等性寒之物損傷陽氣所導致。 濕邪為患, 常是內外相互作用的結 果, 對人體臟腑影響最大的當數脾胃。 這時, 往往出現頭重如裹或頭昏而漲, 身重而痛, 四肢倦怠, 胸中鬱悶, 噁心嘔吐, 食欲不振, 大便溏瀉不爽等脾胃受損的表 現。 濕邪常與暑邪相兼, 以致濕遏熱伏, 交織難分, 這也是人們總是感到悶熱不去、身體不舒服的主要原因。

防濕首當護脾。

只有人體脾陽振 奮, 脾胃健運, 才能有效地抵禦濕邪的侵襲。 此時人們應注意, 淋雨、涉水後要及時將身體擦乾, 更衣保暖, 不要在游泳池或澡堂內長時間浸泡、洗浴, 勞動、休息 要儘量避開水濕過盛的地方, 不可久居濕地, 工作、生活環境及其設施要保持良好的通風。 為防內濕, 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 尤忌暴飲暴食, 長夏飲食在清 淡、易消化的基礎上, 還可適當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煮粥食用。

長夏季節保護身體的主要手段就是保護脾胃, 減少濕氣, 還有飲食上多吃一些清淡的, 健脾利濕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