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肺炎老不好當心癌

66歲的老李3年前出現咳嗽、胸痛的症狀, 到當地醫院做CT檢查後, 醫生發現他的右肺有個約2釐米的陰影, 診斷為肺炎。 之後老李先後因為疝氣和冠心病入院, 做過多次CT檢查, 每次都只得到“肺炎”的診斷。 反復治療後, 他的“肺炎”仍不見好轉, 還持續加重了, 最後來到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 肺部病灶穿刺活檢證實, 老李得的是“右肺上葉浸潤性腺癌”, 病灶已經由3年前的2釐米增長至4釐米, 幸運的是未發現癌細胞轉移擴散。 確診後, 專家團隊為老李進行了微創手術, 術後當天他就能下床活動, 困擾了他3年的“肺炎”終於消失了。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胸部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禹冰介紹, 一般情況下患者因肺部疾病就診時, 由於肺炎、肺結核與肺癌都會出現咳嗽、咳血絲痰、發熱、胸腔積液、胸悶、胸痛等症狀, 且這幾種疾病從胸部X線片或胸部CT上看起來十分相似, 因此, 一些症狀不典型的肺癌患者就容易被誤診為肺炎或肺結核。 如果患者肺部檢查發現陰影, 應注意與醫生交流自己的既往病史和檢查情況。 若是老年吸煙患者, 出現上述症狀, 或反復發作頑固性肺部感染, 應該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查出肺炎或肺結核後, 經過正規的抗炎或抗癆治療, 複查時陰影沒有縮小的跡象, 也應考慮到肺癌可能, 及早到胸外科診治。

肺癌高危人群體檢除了檢查肺部以外, 還可進行腫瘤標誌物檢測, 身體其他部位也應常規檢查。 這是因為部分肺癌患者的原發病灶很小, 但很快會出現明顯的遠處轉移, 如肝臟、腦、骨和腎上腺轉移等。 肺癌高危人群有六大特徵:年齡50周歲以上;長期大量吸煙或吸入二手煙;長期廚房做飯;長期從事鑽井、採煤、採油、采氣、化工等工作;有惡性腫瘤家族遺傳史;患有慢性肺部疾病, 如慢阻肺、肺纖維化等。

王禹冰提醒, 減小肺癌危害的關鍵是“三級預防”措施。 一級預防:控制產生肺癌的危險因素, 如吸煙、二手煙、廚房油煙、空氣污染、裝修污染等;二級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如能及早發現肺癌, 通過手術結合術後綜合治療,

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晚期則不到20%。 三級預防:科學就醫, 規範治療, 防止傷殘和促進功能恢復, 提高生存品質, 延長壽命。 建議患者到診斷和治療水準較高的綜合性大型醫院就診。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