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秋季美味肉食滋補功效各不同

現在物質條件好了, 物產豐富, 各種雞鴨魚肉都是供大於求的, 我們平時的肉食吃的多, 素食吃得少, 使得營養不均衡, 過高的蛋白質攝入, 造成了我們現在的“三高”多, 胖子也多。 那我們也不能不吃肉吧?其實這肉中還有學問, 我們要搞清楚吃的這些肉裡分別有什麼營養作用, 你的體質適應吃哪種肉。

牛肉是最適合人體需求的, 凡是身體虛弱而智力衰退的人, 吃牛肉最為相宜。 牛肉的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 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但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 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 所以老年人和消化力差的人不宜多吃。

羊肉是所有肉中最滋補的, 有滋補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 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 還能益腎壯陽, 補虛抗寒, 是冬令的食療珍品。 但需注意的是羊肉畢竟性偏溫熱, 陰虛火旺、消化不良、關節炎、濕疹及發熱患者不應食用。

豬肉是肉類中相對比較差一點的肉, 雖然其瘦肉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很高, 屬於會補鐵質的肉, 但是在其肥肉中的脂肪含量較高, 蛋白質含量少, 多吃容易造成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而瘦肉中不僅有血紅蛋白, 而且還有蛋白質, 比肥肉中要多得多。 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雞去皮後的脂肪最少, 因為雞的脂肪幾乎都在雞皮上。 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 卻只有0.7克脂肪。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 據營養學分析, 每100克鴨肉中含蛋白質16.5克、脂肪7.5克、糖0.5克, 還含有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素。 中醫認為鴨肉全身都可以入藥。 《食療本草》上說, 鴨能“滋五臟之陰, 清虛勞之熱, 補血行水, 養胃生津, 止咳息驚”, 尤其適宜于陰虛火旺或素為火體的人。

魚蝦微量元素是最多的, 其中富含鈣、鋁、鐵、錳、銅、鈷、鎳、鋅、碘、氯、硫等, 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海產品雖然營養豐富, 但是性寒涼, 不宜多吃, 而且現在的海洋污染嚴重, 魚蝦體內都含有重金屬污染物, 如果重金屬進入人體內, 根本無法分解排出體外, 會引發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