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黃鱔的營養價值

價值

黃鱔肉嫩味鮮。 營養價值甚高。 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 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根據美國試驗研究資料, 經常攝取卵磷脂, 記憶力可以提高20%。 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 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 能降 低血糖和調節血糖, 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加之所含脂肪極少, 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鱔魚含有的維生素A量高得驚人。 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 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每1百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7.2-18.8克, 脂肪0.9-1.2克, 鈣質38毫克,

磷150毫克, 鐵1.6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B2)、尼克酸(維生素PP)、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 黃鱔不僅被當作名菜用來款待客人, 近年來活運出口, 暢銷國外, 更有冰凍鱔魚遠銷美洲等地。 黃鱔一年四季均產, 但以小暑前後者最為肥美,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營養分析

1.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2.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 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 能增進視力, 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藥用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餚, 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 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 黃鱔肉性味甘、溫, 有補中益血, 治虛損之功效, 民間用以入藥, 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症。 黃鱔頭煆灰, 空腹溫酒送服, 能治婦女乳核硬痛。 其骨入藥, 兼治臁瘡, 療效頗顯著。 其血滴入耳中, 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 顏面神經麻痹。 有人說“鱔魚是眼藥”, 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有好處。 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 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 它的血還可以治療口眼歪斜。 祖國醫學認為,

它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醫療保健功能。

鱔魚血清有毒, 但毒素不耐熱, 能被胃液和加熱所破壞, 一般煮熟食用不會發生中毒。 民間用鱔魚血治病, 是否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 尚待深入研究。

黃鱔的血液有毒, 誤食會對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作用, 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迴圈功能衰竭而死亡。

歸經:肝;脾;腎經

中藥化學成分:食部每100g含水分80g, 蛋白質18.8g, 脂肪0.9g, 灰分1g, 鈣38mg, 磷150mg, 鐵1.6mg。

功效: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

主治:虛勞;疳積;陽痿;腰痛;腰膝酸軟;風寒溫痹;產後淋瀝;久痢膿血;痔瘺;臁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