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洗澡謹記234原則助長壽 這樣洗趕走身體小毛病

2種天氣盡量不洗。 刮風下雪天和雷雨天。 刮風、下雪、氣壓低時, 煤氣難以順暢排出, 也容易回流, 引起中毒。 如一定要在此時洗澡, 一要注意通風, 二要時間短, 一個人洗完后, 最好先通風20分鐘, 再換下一個人洗, 以免一氧化碳堆積。 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使用燃氣熱水器時, 也應注意時刻注意燃氣是否泄漏。

3種身體狀況不洗。 飽食、空腹、發燒時最好不要洗澡。 剛吃完飯, 人體內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 這時洗澡, 全身血管擴張, 皮膚就會搶占流向胃部的血液, 進而影響消化。 饑餓時洗澡, 可能因血糖降低導致暈厥。

正確的方法是飯后一兩個小時再洗。 人在發燒時, 身體熱量的消耗也在增加, 當體溫上升到38℃時, 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 人體虛弱, 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4類事做完不立即洗。 一是喝酒后。 酒后血糖濃度下降, 立即洗澡可能造成低血糖癥狀甚至休克, 洗澡應至少在酒后2小時。 二是高強度運動后。 高強度運動使血液循環加快, 馬上洗澡會繼續增加皮膚中的血液流量, 加重身體疲勞, 還可能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 建議至少等陸上運動結束20分鐘再洗澡, 而從事跳水、游泳等水上運動后應盡快洗澡。 三是拔罐后。 拔罐后, 皮膚處于一種被“傷害”的狀態, 敏感脆弱, 此時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等, 建議等上兩三個小時。

四是打完胰島素后。 如果糖友剛打完胰島素就泡熱水澡, 很容易出現低血糖, 建議半小時后再洗。

這樣洗澡趕走身體小毛病

洗澡不僅僅能促進血液循環, 還能應對諸多身體小毛病。 日本日本株式會社“BATHCLIN”溫泉入浴指導員、睡眠改善師石川泰弘向大家介紹了幾個洗澡法, 助你洗出健康。

手腳冰冷:洗澡后沖下冷水

溫熱的水能刺激血管擴張, 改善血流狀況, 可以從里到外暖身活血。 具體做法是在入睡前2小時用38℃—39℃(夏天用37℃—38℃)的水泡澡20—30分鐘。 泡澡時, 水浸到肩頭即可, 如果條件不允許, 可以在洗澡后將腳放在冷水中沖一下后拿出, 使擴張的血管受冷水刺激收縮, 從而把熱量“封閉”在體內, 令升高的體溫保持更長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 洗完澡后要穿上襪子, 以免熱量從腳底散失。

身體水腫:洗澡時屈伸腳踝

水腫就是本應排出體外的水分蓄積在體內導致的。 可以在39℃—40℃的水中泡15—20分鐘, 水浸到肩頭即可, 利用水壓來消除水腫;若嫌麻煩可以在洗澡時做一些腳踝屈伸活動, 如轉動腳腕、彎曲腳趾等, 還可以對足底和膝蓋做一些按摩, 都能促進血液循環, 改善水腫。

肩頸酸痛:洗澡時聳聳肩

上網、打字時間久了容易肩頸酸痛, 此時可以用40℃—41℃的水泡10—15分鐘, 水位要到脖子, 能促進人體排出積蓄在血液里的乳酸等物質, 緩解酸痛;還可以在洗澡時做一些聳肩活動, 緩解肌肉緊張, 如果眼睛酸脹, 還可以用溫熱的濕毛巾敷眼睛, 有緩解視疲勞的效果。

身體疲累:水溫別太高

有時累得一動也不想動, 洗個澡會讓你睡得更香, 隔天神采奕奕。 具體做法很簡單, 用39℃—40℃的水洗澡10—15分鐘后, 感覺體溫稍有下降時再上床睡覺, 會使人很快進入深度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 水溫不能過高, 否則會令心跳加速, 反而導致身體更加疲勞。

心情郁悶:給水加點香味

洗澡可以放松身體, 心情也會隨之變好。 具體做法是將味道清新的浴液倒入水中, 水溫控制在39℃—40℃, 浸泡全身或沖洗15—20分鐘, 水會讓人有種飄飄欲仙感, 有放松身心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 不要在大吃一通之后進行, 飯后半小時內洗澡會令血液難以集中到胃腸, 影響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