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燒烤+啤酒 小心痛風癥

每年的5-10月, 是鄭州街頭大大小小的夜市攤主最忙活的時候。 尤其是入夏以來, 幾乎所有的街頭燒烤、炒螺螄、炒大蝦又逐漸火了起來, 烤肉加啤酒也成了許多市民夏日最愜意的享受。 而實際上, 這種吃法最容易導致痛風。

燒烤加啤酒, 夜市攤里唱主角

對很多人來說, 夏日的夜市有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 熱氣騰騰的烤肉、冒著紅油的大蝦、肥嫩多汁的螺螄, 再就著幾杯啤酒, 最適合與親朋好友邊吃邊聊。 “一到夏天, 我每周至少會光顧夜市兩三次。 款待外地來的大學同學、加完夜班后想填肚子時, 都會很自然地想起夜市,

而且這種提議在夏季往往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在鄭州做紡織品批發生意的安先生是個典型的夜市常客, 在我們周圍, 這樣的人并不少。

6月16日19:40左右, 雖然天還沒完全黑, 在鄭州市農業路上的水上樂園, 夜市攤上卻早就坐滿了食客, 來得晚一些的, 只好把車停到對面的馬路上。 記者在夜市上轉了一圈后發現, 幾乎所有攤上的主角都是各類燒烤, 正舉著杯子豪飲啤酒的食客們桌上擺的也大多是烤肉、大蝦、牛蛙等肉食, 一排排擺開的餐桌旁也時不時地有食客們對著攤主高喊:“老板, 再烤20塊錢的肉!”或是“服務員, 再開5瓶啤酒!”

高嘌呤食品是痛風元兇

這樣的情形, 吃的是痛快了, 卻埋下了痛風的隱患。 記者在省會鄭州的一些醫院了解到,

入夏后, 到醫院來看痛風病的中青年男性明顯增多, 他們大多無痛風既往病史, 發病后常表現為腳趾腫脹疼痛。 “痛風在平時沒有什么征兆, 但痛起來卻挺遭罪的, 很多人會在半夜痛醒, 感覺就像刀割一樣, 周圍若有風, 痛得就更厲害了, 稍微活動關節, 立刻哇哇亂叫。 再看痛的地方, 關節明顯腫脹、充血, 皮膚變紅, 還發燙。 ”河南省中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郭會卿介紹。

痛風最愛找平時活動少、愛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人, 很多“無肉不歡”、“無酒不食”的中青年男性就是痛風的高危險人群。 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海鮮、動物內臟以及大部分肉類、啤酒都是高嘌呤食物, 而痛風作為一種急性關節炎, 產生的原因就是嘌呤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

“夜市攤上燒烤、海鮮、啤酒都是高嘌呤食物, 而且啤酒內含有的核酸也最終分解為尿酸, 燒烤加啤酒的食品組合, 使得患痛風的風險大增。 ”郭會卿說。

更換食物組合、改吃素

既然明白了燒烤加啤酒的組合會導致痛風的風險增加, 就應該改變這種飲食方式。 “盡可能地不要啤酒加燒烤來搭配, 吃燒烤時選擇其他飲料或者選擇不吃燒烤時來上一杯清爽的啤酒。 ”郭會卿說, 不過這指的是沒有痛風病史的人, 有痛風病史的人則要禁食海鮮等含嘌呤較多的高蛋白食物, 啤酒要不喝或少喝, 改吃蔬菜和水果等堿性食物, 可增加體內堿儲量, 使體液PH值升高, 關節液中PH值上升到6以上時, 尿酸多呈游離狀態,

可防止尿酸結晶形成和促使其溶解, 增加尿酸的排出量, 防止形成結石或使已經形成的結石溶解。 而且不少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少量的鉀元素, 鉀可以促進腎臟排出尿酸, 減少尿鹽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