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醫學常識:維生素的巧妙運用

 

如何合理地使用維生素, 尤其在寒冬季節, 來提高自身免疫力?
問:是否每個人都需要補充維生素呢
答:理論上說, 只要食物結構達到平衡,

人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充分的維生素, 而不必額外補充, 但現實生活中, 相當多的人飲食並不平衡, 所以維生素缺乏也並不少見, 例如偏食者、不吃早餐的人、飲食不規律的成年人、減肥者、素食者、孕婦、老年人、抽煙者、易感冒人群等, 這類人就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
問:人體內最需要哪些維生素呢
答: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它雖然在人體內的含有量很小, 但生理作用很大。 由於它們有的不能在體內合成, 必須由食物直接供給, 一旦食物中缺乏某種維生素, 則會引起相應的代謝紊亂, 並表現出相對的臨床症狀, 如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壞血病、缺乏維生素B1會導致腳氣病、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症等。 目前最主要的維生素種類主要有A、D、E、K、B1、B2、B5、B6、B12、葉酸、生物素等。

問:寒冬季節, 哪些維生素可幫助人們提高免疫力
答:營養素中以維生素C、維生素B6、鈣-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與免疫力關係密切。 維生素C能刺激身體製造干擾素(一種參與抗癌活性物質), 用來干擾病毒以減少白血球與病毒的結合, 保持白細胞的數目。 一般人感冒時白細胞中的維生素C會急速地消耗, 因此感冒期間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 以增強免疫力。
問:您認為天天服用維生素產品對人體會有不良影響嗎
答:維生素家族可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 相對來說, 維生素A、D(脂溶性維生素)是兩種比較“危險”的維生素, 比較容易蓄積在人體脂肪內, 過量長期服用會產生毒性反應。 因此服用這兩種維生素時一定要嚴格掌握劑量,
不可過量多吃。 水溶性維生素的毒性較低, 即使過量一些也易於排出體外, 不會導致什麼嚴重後果。 但要注意的是:使用維生素還需在醫師指導和監測下使用, 避免長期大劑量、無指征服用維生素。
問:維生素攝入量的多少, 其效果是否有很大區別
答:一般來講, 維生素的攝入分為小劑量和大劑量。 小劑量即人體每日必須需要的基礎攝入量, 如果長期缺乏這個基礎量的話, 身體就會有因缺乏不同維生素而引起的各種症狀。 而大劑量如維生素C可以增強體內白細胞吞噬細菌和病毒的能力, 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力, 尤其是在感冒高發時節, 可以預防感冒的發生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