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晨昏顛倒 晚睡強迫症怎麼破?

某項大學生睡眠調研結果顯示, 約90.7%的大學生存在各種睡眠問題, 其中熬夜最為常見, 極少數學生在22時前入睡, 且近50%的學生是在24時後才入睡。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潘集陽介紹, 睡眠與覺醒的轉換受晝夜節律等多種因素的調節。 而作息混亂, 都是對生物鐘的挑戰, 它們不僅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 同時也會造成大腦功能障礙, 誘發各種疾病甚至腫瘤的發生。

30歲的彤彤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接近8年。 “三班倒”本已習以為常, 但最近半年開始, 彤彤發現自己上完夜班回家補覺時很難入睡,

通常要躺在床上1個小時以上才能睡著, 上班時又精神不濟, 工作效率低。 這些症狀逐漸加重, 導致心情煩躁, 影響日常工作生活。

潘集陽介紹, 彤彤患上的是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 通常, 外界環境中日光的明暗變化呈現24小時規律性變化的節律, 但是人的內源性晝夜節律為24.18小時, 所以人體內源性晝夜節律系統必須每天重新設定24小時節律, 以保持與外部環境的節律信號同步。 當內源性睡眠時鐘結構構成或功能調節紊亂, 或與外部環境如光的明暗變化不一致或與患者所需求的學習、工作及社會活動時間不匹配時, 睡眠覺醒的晝夜時間就會發生改變, 出現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

潘集陽介紹, 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是採用多種方法儘快重置晝夜節律, 同時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 具體包括睡眠健康教育、睡眠時間調整、重置生物時鐘(可採用定時光照、定時服用褪黑素以及定時運動等方法)、按需服用催眠及促覺醒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