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久坐起身太快易造成心血管“損傷”

提到保護心臟, 多數人會想到戒煙酒、少吃鹽、多運動等方法。 可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 還有一個心臟殺手也潛伏在我們身邊, 那就是久坐不動, 以及它的“后遺癥”。

看看我們身邊, 很多年輕人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 盯著電腦幾乎不動彈, 連吃飯也是叫個外賣;回家后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打游戲, 一玩就到深夜。 有調查顯示, 目前國內有43%的人每天在辦公室至少坐8個小時;只有31%的人偶爾伸伸懶腰;27%的人走出辦公室散會兒步;超過30%的人在休息時選擇了玩電腦游戲或上休閑網站。

與上班族不同, 老年人沒事時則流連在牌桌上、棋盤里,

一玩就是大半天;很多原本應該蹦蹦跳跳的青少年, 也被電腦、手機吸引住, 戶外活動越來越少。

久坐不動, 不僅會帶來肥胖、頸腰椎病等問題, 它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 對心腦血管的損傷是一連串的, 久坐之后猛起身, 就是一個危險“殺手”。

首先,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坐立, 下肢肌肉收縮活動相對減少, 導致人體血液的流速減慢, 血液黏稠度增高, 為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如果此時再猛然活動, 如猛地起身伸腰、大幅度擺動胳膊等, 很容易牽動不穩定的血栓, 使之脫落造成血栓栓塞, 引起相應部位的缺血、缺氧等癥狀。 更為嚴重的是, 如果血栓游離到肺部, 可能堵住肺動脈造成肺栓塞, 嚴重者短時間內就會危及生命。

有調查發現, 近年來不少“白領精英”的猝死, 就與肺栓塞有關。

其次, 長時間同一姿勢后突然變換體位, 很容易造成血壓波動, 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使心腦等器官供血不足, 嚴重時出現心悸、頭暈、頭痛, 甚至反復暈厥或誘發腦卒中。 這在身體瘦弱、缺乏體力活動的年輕人和青少年中并不少見。

最后, 對中老年人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 由于血管柔韌度較差, 久坐后猛然牽拉, 還可能“撕裂”血管, 誘發“主動脈夾層”等嚴重后果, 如搶救不及時, 其死亡率達到30%~40%。

因此, 我們有必要正視久坐的危害。 老年人、長時間坐姿和伏案工作者等, 要有意識地“動起來”, 最好每隔1~2小時起身活動一會兒, 慢慢伸個懶腰、甩甩胳膊,

松弛一下脊柱;或者通過繃腳尖、翹腳趾等活動踝關節, 促進下肢的血液回流。 如果條件允許, 午睡時最好別趴著, 睡不著也盡量找個地方平躺著歇會兒。

打牌等娛樂活動要有時間限制。 一旦發現腿腳明顯腫脹, 不要隨意用力按摩、拍打等, 而要在醫生指導下撫觸下肢, 以免血栓脫落。 起身后, 如出現胸悶憋氣、呼吸急促、劇烈胸痛等癥狀, 要立即就醫。

有冠心病史的老年患者, 可平時服些安全性較高、具有擴冠狀動脈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中成藥如步長參芍膠囊, 僅由人參和白芍組成, 安全性非常好, 它可以明顯改善心臟缺血引起的胸悶、氣短、乏力等癥狀, 長期服用可以預防冠心病心絞痛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