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甲亢能吃魚嗎?

甲亢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是血液迴圈中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的, 對於人體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 因此為了能夠儘快擺脫病痛, 醫生都會告知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嚴格注意飲食。 那麼對於甲亢患者來說能不能吃魚呢?

一、傳統的臨床治療觀點會建議甲亢患者在飲食上做到“三高一忌”, 即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 忌碘。 其實, 甲亢患者在注意嚴格控制碘攝入的同時, 也要求做到膳食營養均衡, 不能盲目“三高”。

甲亢患者均衡飲食的原則是適當增加熱量供應, 每日應給予足夠的碳水化合物, 以糾正過度消耗。 保證蛋白質供給, 根據機體實際需要, 每日每千克體重供應蛋白質15克, 但應限制動物性蛋白。 注意維生素供給, 宜供給適當的豐富的多種維生素。 因高代謝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 多種水溶性維生素缺乏, 尤其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D是保證鈣、磷吸收的主要維生素,

應保證供給, 同時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C。 為預防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應適量增加鈣、磷的供給, 尤其是對症狀長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二、得了甲亢以後, 由於機體新陳代謝較正常時旺盛, 能量消耗較正常人多,

所以, 十一期間聚會時, 甲亢患者應當安排營養較為豐富的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纖維素飲食。 比如可以多吃些瘦肉、河魚、雞、鴨和蛋等熱量、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適當增加米飯、麵條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注意吃些水果和各種新鮮蔬菜。

三、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病因是由於環境中缺少碘, 居住在這種地區的居民就會出現碘缺乏。 一些居住在非碘缺乏地區的居民, 尤其是青春期和生育期女性, 由於機體對碘的需要增加, 也會有相對的碘不足。 碘缺乏或不足, 就會產生甲狀腺腫大, 所以需要補充碘。

而甲亢的發病並不是由於缺碘, 而是由於體內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的。 碘是製造甲狀腺激素的原料。 甲亢時, 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功能增強, 這時吃了含碘的食物後, 就會使甲狀腺合成更多的甲狀腺激素, 使病情加重。

四、另外, 還有不少人得了甲亢後, 常常會聽到一些熱心人建議多吃些含碘豐富的食物, 如海魚、海蝦、海帶和紫菜等海產品。 然而這種建議是不正確的,

是緣於對甲亢發病原因的誤解, 把甲亢和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