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什麼食物具有解酒功效

我們日常喝的酒主要成份就是乙醇。 酒精就是乙醇, 人體內若是具備乙醇脫氫酶, 就能使乙醇分解成乙醛。 乙醛再經過乙醛脫氫酶的分解,

變成乙酸。 乙酸對人體沒有危害, 然後又會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和乙醛對人體危害最大。 在人體中, 都存在乙醇脫氫酶, 而且數量基本是相等的。 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 這種乙醛脫氫酶的缺少, 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為乙酸, 而是以乙醛繼續留在體內, 使人喝酒後產生噁心欲吐、昏迷不適等醉酒症狀。 因此, 不善飲酒, 酒量在合理標準以下的人, 即屬於乙醛脫氫酶數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 對於善飲酒的人, 如果飲酒過多、過快, 超過了乙醛脫氫酶的分解能力, 也會發生醉酒。

人是否醉酒, 取決於血液中乙醇的濃度。 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 人開始朦朧、暢快地微醉;而達到0.3%時, 人就會口齒不清,

步態蹣跚,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醉了;如果達到了0.7%, 人就會死亡。 對於乙醇的承受力, 人與人的差異很大。 這是由於胃腸吸收能力和肝臟的代謝處理能力不同所致。 也就造成了人之間的酒量不同。

解酒的食物

鮮橙解酒

鮮橙(鮮橘亦可)3~5個, 榨汁飲服, 或食服。

生梨解酒

吃梨或擠梨汁飲服。 對酩酊醉者, 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轉, 可用乾淨雞毛一支輕輕摩擦其喉嚨或用手捏其喉嚨, 使其嘔吐殘留在胃中的酒液, 可使醉狀緩解。 若仍無效果, 則應就醫診治。

蛋清醒酒法

醉酒時取1-2只生雞蛋清服下, 可保護胃粘膜, 並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米湯醒酒法

醉酒者可取濃米湯飲服, 米湯中含有多糖類及B族維生素, 有解毒醒酒之效,

加入白糖飲用, 療效更好。

茶葉醒酒法

醉酒後可飲濃茶, 茶葉中的單寧酸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 咖啡鹼, 茶鹼對呼吸抑制及昏睡現象有療效。

番茄汁

治酒後頭暈。 番茄汁也富含特殊果糖, 能幫助促進酒精分解, 一次飲用300毫升以上, 能使酒後頭暈感逐漸消失。 實驗證明, 喝番茄汁比生吃番茄的解酒效果更好。 飲用前若加入少量食鹽, 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牛奶醒酒法

醉酒者可飲些牛奶, 以便使蛋白凝固, 保護胃粘膜, 減少對酒精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