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生熟地煲湯的功效,今後要懂得充分利用

作為一種中藥, 熟地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能, 但很多時候需要與其他中藥搭配, 除此之外, 還必須要懂得熟地的正確使用方法, 這樣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 那麼這種中藥有哪些作用呢?

1、可涼血清熱、滋陰補腎、生津止渴。

生地湯性寒, 常用於治療骨蒸癆熱、咽喉燥痛、痰中帶血等症。 由生地為主製成的六味地黃丸, 就是著名的補腎良藥。

2、益氣血、強筋骨。

生地製成熟地湯後, 藥性由寒變微溫,

其功能也發生變化, 成為補血藥。 熟地配當歸、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湯”, 常用於治療血虛症。 熟地配白芍能養肝, 配柏子仁可養心, 配龍眼肉能養脾, 配麻黃則通血脈。 但熟地滋膩滯脾, 有礙消化, 故脾虛少食、腹滿便溏者不宜服用。 牛肉性味甘平, 入脾、胃經, 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 生地與熟地藥理作用是不同的, 不可將兩藥互相替用。 二者均能滋陰生津, 治陰虛津虧諸症。

生地長於涼血, 熟地長於補血。 如果喝這道生地熟地一起煲的湯, 一邊在為涼血去痘熱, 一邊在為補血, 同時配合性平的牛肉, 確實是不上火的。 但覺得想效果更好的話, 可以用生地, 看的體質了, 如果是熱性體質, 大可不用放熟地。 (生地和蟹同煲熱性體質清火最佳)還有一個好辦法,

就是煲生地湯的時候放十幾粒花生下去, 這樣子生地既不會傷到脾胃, 花生有兼能有健脾胃, 清肺火的功效!

3、補血養陰、填精益髓、滋腎養肝。

熟地湯性味甘, 微溫, 是玄參科植物地黃或懷慶地黃的根莖蒸熟後的名字。

地黃中含有甘露醇、B一穀固醇、梓醇、豆固醇、地黃素、生物鹼、脂肪酸、葡萄糖、蔗糖、精氨酸、γ一丁氨酸、維生素A、鐵等成分。 具有補血養陰、填精益髓、滋腎養肝之功效, 適用於月經不調、腰膝酸痛、遺精盜汗、頭暈心悸、失眠、眼花、脫髮、肺結核、糖尿病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熟地有強心作用, 能調節血壓, 小劑量使血管收縮, 大劑量使血管擴張。 熟地還可調節血糖、保護肝臟, 對風濕、類風濕、傳染性肝炎、濕疹、神經性皮炎有顯著效果。